蹬地!
爆發!
風馳電掣,整個世界都在天旋地轉,洶湧的金色陽光宛若急風驟雨一般洶湧而下,瀰漫著硝煙的氣息。
高文,注意力集中到極致,所有雜念全部消失,完完全全注視著網球——
費德勒的接發球,確實漂亮,以靈感一閃的擊球打破高文的佈局,在接發球環節就打破雙方對峙平衡。
但是,高文的發球真的一無是處嗎?
顯然不是。
出色的一發,還是成功擠壓到了費德勒,儘管費德勒以出人意料的擊球打破平衡,但回球質量平平。
落點,有。
線路,有。
力量,沒有。
速度,沒有。
簡單來說,費德勒還是追求落點和線路所帶來的限制,為自己的後續擊球做鋪墊,所以他直接上網了。
因為費德勒知道,自己的接發球,質量不俗,但依舊不足以直接拿下制勝分。
果然!
高文追到了。
那麼,回球應該如何選擇呢?
大腦,高速運轉。
高文並沒有將身體完全丟擲去,而是在即將抵達擊球點的時候,左腿一個支撐,緊急剎車,控制住了身體。
並且,藉助前衝的力量順勢完成揮拍,巧妙利用加速度的推動,拍頭速度完全提升起來,整個人直接甩出去。
瀟灑!飄逸!
雷霆!萬鈞!
砰。
高文的雙手反拍,擊球非常紮實非常順暢,從移動到定點再到擊球,所有動作一氣呵成,瞬間就已經完成擊球。
這,依舊不是結束!
腳步,一蹬一衝,身體重心就已經完成二次啟動,踩著彈簧,腳掌和地面的碰撞持續不斷地輸出反作用力,化作一道閃電,切入底線之內,朝著球網方向全速衝刺——
上網!
高文,也上網了。
等等,前一拍呢?
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