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賽點英文> 1498 獨特風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498 獨特風貌 (1 / 2)

傳統,毫無疑問,這就是溫布林登的關鍵詞,同時也是溫布林登在現代職業賽事的激烈競爭之中保持優勢的傳統,曾經被認為是“迂腐老舊”的傳統,卻在時光打磨過後演變成為這項賽事獨一無二的優勢。

當然,溫布林登的諸多傳統之中,也有著一項令人欽佩乃至於肅然起敬的堅持——

廣告。

和其他三大滿貫最明顯的差異就在於,全英俱樂部始終堅持自己的私人立場,拒絕被捲入商業洪流裡。

一來,除了幾大主要贊助商之外,溫布林登的主要賽場永遠都是一塵不染,撇開屋簷底下那些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不談,從外觀來看,這片場地和百年前的模樣沒有任何區別——

2022年,溫布林登中央球場投入正式使用整整一百週年紀念,當時就有記者拍照,時隔百年的球場,幾乎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直將良好的傳統保留至今。

二來,溫布林登始終堅持球場四周不放置廣告牌,也就是球員身後、球場兩側的擋板不刊登任何廣告,即使是主要贊助商的廣告也不會放置在這裡,確保賽場的“整潔”,和球員的白色球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得益於此,溫布林登的球場都特別乾淨,白衣飄飄和綠草茵茵的色彩碰撞,總是能夠帶來最美好的視覺體驗。

在網球這項商業化程度如此之高的運動裡,作為最高階別的大滿貫賽事,溫布林登能夠一直堅持現場零廣告牌,可以說是難以置信的,球場之內唯一的植入廣告是賽事用來計時的鐘表,屬於勞力士。

但這就是他們多年來的堅持。

曾經有觀眾隨身攜帶的酸奶杯全英俱樂部沒收,因為該酸奶並非其官方贊助商所生產;地鐵站出口處分發的倫敦吃喝玩樂指南,還沒有拆封就被賽事安檢沒收,因為任何形式的廣告都被禁止進場。

此外,值得一提的事,溫布林登的球場一直拒絕冠名。

在墨爾本,羅德拉沃爾球場、瑪格麗特考特球場、海信球場;在巴黎,菲利普夏蒂埃球場和蘇珊朗格倫;在紐約,阿瑟阿什球場、路易阿姆斯特朗球場,這些冠名球場已經成為一道特別風景線。

但是,在溫布林登,就只有中央球場、一號球場、二號球場、三號球場,一切都保持簡潔。

某種程度來說,對網球的堅持、對賽事的純粹、對商業的排斥,深深烙印在全英俱樂部的骨子裡,從白色球衣到廣告牌再到球場冠名,方方面面都能夠看出一慣性。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溫布林登的賽事獎金,在四大滿貫裡墊底——

以2015年的男子單打冠軍獎金為例,澳網是三百一十萬澳元,法網是一百八十萬歐元,溫布林登則是一百八十八萬英鎊。

單純從數字來說,經過匯率換算後,溫布林登稍稍高於法網,但扣除稅率後,法網則領先於溫布林登。

這些年來,美網的冠軍獎金一直遙遙領先,毫無疑問是商業化最成功的賽事;澳網經過改革之後則迎頭趕上,近年來獎金的上升勢頭非常喜人;法網則是第三,而溫布林登甘之如飴地一直保持墊底姿勢——

而且,從方方面面來看,溫布林登也沒有著急改變這樣的現狀,當美網、ATP/WTA年終總決賽年年以“獎金重新整理記錄”為標題吸引頂尖高手前來參賽並且製造話題的時候,溫布林登始終保持自己的步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