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請別叫我昭烈帝筆趣閣> 第四百二十三章 建興三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三章 建興三年 (1 / 2)

建興三年(200)季春三月,關中已是雪雨融化,草長鶯飛,春意盎然。

風和日麗的晴朗,居住長安的官吏趁著休沐,見景色明媚,故攜帶親眷乘馬車或驢車,成群結隊的出門踏青,觀賞長安郊外的美景。

來自西域鄯善國的珂寒公主亦在其中,她隨出使的三百人馬隊帶諸多錢財穿過黃沙,到達玉門關,然後沿著祁連山脈,路過合黎山、龍首山和烏鞘嶺,到達了武威郡最東邊才變得好走。

來長安有一年之久,也在雲陽宮拜見了漢家天子,透過譯者想讓天子出兵西域,討滅貪得無厭的鮮卑人,奈何大漢以民生凋敝為理由拒絕。

雖然不能直接出兵,天子卻願意冊封鄯善國王與車師前部國王為“漢興鄯善國王”和“漢昌車師前部國王”賜龜綬與細絹、布帛、茶葉、精鹽等珍貴物品二十車,同時派遣使者前去警告鮮卑單于步度根,鄯善國與車師前部國已為漢家所屬,每年朝貢金、銀、玉等物品不準劫掠,否則必將追鮮卑之責。

但這卻想讓大漢派兵駐守西域的車師前部使臣阿賴那氏與鄯善珂寒公主失望不已。

沒有漢軍前去幫忙抵擋,他們兩國根本不是鮮卑人的對手,每逢草原水草凋零之時,就有鮮卑部落源源不斷的前往西域打草谷,搶奪糧食各種能吃的東西,圍城虐殺附近的鄯善國人。

每年都有數千平民百姓因為鮮卑為禍,慘死在家中。

“天子陛下,大漢國作為萬國之主,出兵保護屬國不是應該麼?”

“諸國已經臣服大漢,漢軍就應該駐守四方,倘若有萬人以諸國之力無法供養,但派遣數千精銳前往西域,我們還是有辦法每月提供糧草的。”

十六七歲鼻樑高挑,身材窈窕膚色白皙,有一種兼東西方之英氣,看著便讓人賞心悅目的少女,對著譯者說道。

劉備忍不住循聲望去,少女見到他立即行以鄯善國的禮儀,自我介紹道:“鄯善之花,最擅長龜茲樂舞的寵兒,鄯善王之長女,珂寒公主拜見漢家天子陛下。”

聽得劉備微微一愣,然後看向說話笨口拙舌的譯者,此人也是滿頭大汗來不及擦拭的替兩國翻譯,奈何水平有限,只能大概替對方表達出意思。

待劉備聽完對方一連串的頭銜後,感覺這場景有些似曾相識。

好在他沒有多計較,反而擺手笑道:“公主此言對漢家風險甚多,即便西域各國願意每月提供糧草,我也不能此時讓將士跋涉萬里前去冒險。”

“西域諸國風沙多,漢軍並不擅長前往沙漠作戰擊敵,而且從關中排程數千人的糧食與軍械越過千里祁連山,橫跨大漠再到鄯善,此規模不亞於十萬大軍出征。”

“何況用兵必先有憂慮之心,前往西域必須擇地屯軍田事生產,不然無法扎穩腳跟。”

“兩千戰兵與四千輔卒,三年休整輪換回鄉,此中財帛開支,並非鄯善和車師前部兩國能支付得起。”

“你們來時也看見了,哪怕朝廷派軍剿滅了盤踞在酒泉的逆賊郭汜,救回了東萊王和王后等人,可眼下的雍州、涼州還有羌胡作亂,使得運輸艱難。”

“如此前往,非但救不了西域諸國,還會讓漢家損兵折將,此乃朕暫且不願為之意。”

對使臣阿賴那氏與珂寒公主兩人,劉備耐心安撫解釋了數句,接著他就命人設下宴席款待西域兩國來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