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一長身玉立的少年三步並兩步前來,一襲紅衣,眉眼之間頗具銳氣,身姿挺拔,一看便知道是個武藝高強的練家子。
他向寧國公一作揖,說道,“晚輩季伯瑜,見過褚公。”
“快快請起,”寧國公起身將他扶起。
接著說道,“日後你在京畿營休假了,便來我府上,我和你爹相識多年,在我這裡不必客氣,我還有個兒子,和你年紀相仿,”說著也示意褚寄寒上前。
褚季寒今日身著一身青色圓領袍,面如冠玉,上前作揖。
“這是我的長子褚寄寒,你們兩個少年人年紀相仿,能玩到一處去,”說著便招呼褚寄寒帶他去院子裡逛逛。
褚寄寒知道寧國公這是要商量正事了,於是帶著季伯瑜去了花園。
“我今年十三,你呢?”褚寄寒問。
“比你年長一歲,”季伯瑜簡短的回答。
“那我就叫你伯瑜兄了,可好?”
“嗯。”
褚寄寒想,他應是不擅言辭,不過氣度不凡,有大將風範,若日後能為己用,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於是主動給他介紹了不少院內佈置,還將季伯瑜帶到自己的書房。
“這裡的書你都能隨便看,”褚寄寒笑著說道。
看到褚寄寒的藏書,季伯瑜眼前一亮,兩個少年人的話題也由此多了起來。
之後的半月裡,在季飛雲上朝後,季伯瑜都會來到寧國公府上,和褚寄寒一起讀書,兩人互相分享見聞,感情甚密,已是以兄弟互相稱呼。
午後陽光正好,褚寄寒兩人相約在院中比武練劍。
兩人皆穿一身勁裝,季伯瑜手握一柄銀色紅纓長槍,褚寄寒手執長劍。
兩人招招生風,互不相讓。頗有棋逢對手,惺惺相惜之感。
季伯瑜矯健,褚寄寒敏捷,兩人招式不同,但各有千秋,一時間不分上下。
恰逢今日結束了前幾日的陰雨,陽光正好。
一連十餘天不見褚寄寒,南玉心中有些空落落的,她於是今日帶好書,坐上了院牆上。
剛一坐好,她的目光就被對面院內比武切磋的場景吸引。
第一次見到習武時的褚寄寒,和平時的樣子不甚相同,平時的他都是收斂鋒芒的、留有餘地的,今日的他卻是鋒芒畢露的,強勢認真的。
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褚寄寒更符合她的預期,也更有令人折服的魅力。
褚寄寒二人點到為止,他抬起袖子擦拭額頭上的汗珠時,不經意間抬頭看到坐在院牆上的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