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倆親熱地說了一陣兒話,嶽安年在一旁竟是一句話也插不上。
他不由深深地蹙起了眉頭,不明白太后為何對這個自小就離了她身邊的離子垣這般親近,比對他還要親近!
好歹他剛剛還為太后尋來了一顆萬紅丹,可太后竟然只說了一句辛苦,便再也不提了!
嶽安年正在想辦法與太后說幾句話,皇上忽地蹙起眉頭問道:“梁王呢?”
皇上在偏廳裡掃了一圈卻沒見梁王的身影,臉色就冷了下來。
“兒臣來時就沒有見到皇兄,想是有什麼事兒耽擱了。”嶽安年忙答了一句。
這兩日早朝梁王總是姍姍來遲,今日這種場合又不見他的蹤影,皇上如何能不惱。
海公公躬身道:“也許梁王殿下還在園子了,老奴這就去派人找找!”
“去。”
得了令,海公公忙小跑著退了下去。
……
暗香閣中,宮人們已經傳了瓜果小食分別擺在了閣內小案上,隨後,又有一眾宮人魚貫而入,將筆墨紙硯放到了諸位閨秀面前的小案上。
上首的皇后朝屏風的方向看了一眼,見一位宮人向她點了點頭,這才笑著對眾人道:
“只是吃茶看花有些無趣,既是賞梅宴,無詩怎能應景!本宮可是聽聞在座的許多佳人,詩才不比文淵閣的學士們差!”
皇后身邊的淑妃也笑道:“臣妾也正想提議呢!今日正好請了嵐陽夫人來,可以為大家做個評判!”
“那就讓嵐陽夫人來出題吧!”皇后道。
嵐陽夫人朝著皇后等幾位娘娘規規矩矩地福了一禮,這才看向眾人。
“既是賞梅宴,那便以梅為題吧,以一炷香為限,若是哪位小姐先成詩,可以提前交予我。”
眾人這才明白,宮人拿來的筆墨是用來做什麼的。
一看詩文,二看字。
詩文看才學,字跡則看的是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