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娘知道是你做的,一定會全部吃完的。”元娘說,雖然糟蹋了東西,但是孝心可嘉。
鄒小戲先喝了一碗藥,嘴裡犯苦,不想吃東西,但是元娘送過來一碗散發著濃濃姜味的粥,劉三娘奇道。“她又不是風寒,你給她粥裡放姜做甚?”
“這不是我放的。”元娘說,“是十一放的。”
“她非要給嫂子做粥,還說嫂子吃了她的粥一定會好起來。還讓我看著,一定要嫂子吃完。”元娘說。
“十一還好嗎?”鄒小戲關切的問,“沒哭吧。”
“不讓她進來有些不開心,哭倒是沒哭。”劉三娘說,她接過粥碗一看,裡頭有姜也有肉,“你先吃一口,要是吃不下我就替你吃了,她第一次下廚給你做東西,可不能浪費。”
“我吃。”鄒小戲接過粥碗說,“這可是十一對孃的孝心。”進口就是濃濃的胡椒味,倒也不難吃,鄒小戲一口一口的吃完了,吃完後渾身微微冒汗。
“就說她機靈,也沒教過她,她估計是看著婆婆每次下雨後給他們吃的薑茶胡椒湯學的,這粥裡又是姜又是胡椒,吃的我渾身暖和。”鄒小戲笑說。
“是嗎?”劉三娘說,“她也四歲了,不然我就開始教她廚房裡的事吧,反正要學的。”
甘小棠還不知道她馬上就要從快樂的學齡前兒童變成廚房小學徒,只關心鄒小戲什麼時候好。
鄒小梅聞聽鄒小戲病了就到家來看鄒小戲,鄒小戲跟她笑說身體無礙,“正好躲閒。”
鄒小梅沉默,鄒小戲之前一直身強體健不怎麼生病,這次會病和她們脫不了干係,“都是為了我。”
“我這是積壓了許久的病,與你有何干系。”鄒小戲說,這個病要真論起來,從她被甘家救起就埋在心裡,她期盼無人知道的身世,自欺欺人以為妹妹過的很好的心病,“要說還是找回了你,我這病才能發出來,不然一直淤積在心中,長此以往,更加不會好。”
“大郎說蔡紅花找過來後你就沒好好吃飯。”鄒小梅說,她們都知道蔡紅花找到鄒小戲意味著什麼,只是不說而已,她既然能找來一次,就能來找第二次,問了錢就走,不給錢就鬧,鬧的你家宅不寧,人仰馬翻,只能給錢了事。
她是她們的母親,是她們逃脫不了的根源。
“都說子女是債,我看父母也是債,碰到這不好的父母,就是前世欠她的,今生來還。”鄒小梅說。
“我先前是害怕,害怕不過是她瞞著你的訊息來要挾我,現在找到你,我已經不怕了。”鄒小戲說,“從前我們小,面對她沒辦法,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大了,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我們不必聽她的。”
“她要鬧就讓她鬧去。”
“那你得快些把身體養好,沒有好身體,可應付不了她的胡攪蠻纏。”鄒小梅說。
甘明理的暖棚這次非常成功,現在暖棚裡的小白菜長的很好,有望比正常白菜早一個月上架,開春暖和,也不必白日燒炭,只晚上燒炭保持溫度就行。
燕婉想要進城跟劉三娘繼續學習,甘明理就接過鄭獵戶的車繩,每日早上送菜,鄭小秋,燕婉進城,晚上再送她們回來,他依舊住在楓樹村裡。
一日進城的時候,鄭小秋突然問甘明理,“三郎喜歡什麼樣的小娘子?”
甘明理和燕婉齊刷刷的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