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之國,此時五影會談結束,眾人在鐵之國多呆了一天,參加了鐵之國舉辦的晚宴之後,便決定離開了,畢竟再怎麼正當理由的假期,也終歸是有個期限。
不過和他們來時不同的時,每個人手中都多了許多份檔案,有計劃書和承諾書,還有在會後簽下的各種跨過交易,算是計劃書商業板塊的第一次實行。
之所以能順利達成這些交易,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讓利,戰爭之後,除了火之國,其他四個忍村都是出於虧空狀況,因此,能花更少的錢,換來更多的物資與服務,他們以及他們背後的大名,自然會同意這些交易。
為了讓這幾位影感覺賺了,奈良鹿鳴從簽署了這些合同之後,便擺出了一副肉疼的神情,畢竟單純的賺是不明顯的,只有別人虧了,他們才能意識到他們賺了多少。
而奈良鹿鳴的演出,恰好迎合了這些人的心情,因此不管他們來時的心情多麼的不爽,走的時候卻都是開開心心的走的,畢竟沒有人會拒絕賺這個字。
奈良鹿鳴臉上肉疼的神情,一直維續到他登上傀儡車,登上傀儡車之後,奈良鹿鳴終於忍耐不住露出了笑容,還發出了嘿嘿嘿的笑聲,讓隨之登車的波風水門打了個寒顫。
這一波看似其他四村賺了,木葉虧了,實際上,卻是一種三贏的局面。四大村贏得了折扣與原材料訂單,木葉贏得了名聲,而奈良鹿鳴贏得的卻是白花花的錢。
那些所謂的折扣,其實只是一種資訊差,或者是勞力價值的差異。就以城鎮重建而言,如果是忍村自己去建立,成本將是外包給奈良鹿鳴的好幾倍。
雖然忍者重建城鎮的效率很高,但是他們的價格也很昂貴,要知道,忍村和忍者,並不是完全的命令與服從的關係,即便是打戰,忍村依舊是需要給忍者錢的。
因此,讓這些忍者參與城鎮的重建,所花費的金錢,比請平民重建都貴。而且戰後每一個忍者資源都很重要,忍村不可能讓他們去做城鎮重建這棟低端活。
而平民作為勞動力的話,效率就無法保證了,而且成本也不低,畢竟掌握城鎮重建經驗的人太少,而這一次戰爭涉及的範圍又太廣,人員是絕對不夠用的。
何況,重建耽擱一天,對於國家而言,虧損的金錢是十分多,畢竟要安撫災民,還要承擔勞動力無法勞動作業帶來的成本虧損。
而由奈良鹿鳴這個承包商來做這件事情,不管是金錢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會縮減許多,要知道,奈良鹿鳴身後,可是有一個國家的青壯年勞力,這些勞力很廉價。
搭配大蛇丸開發的各種現代化裝置,以及奈良鹿鳴規劃,無數波之國老一輩填充出來的教學資料,也讓這些人有了重建城鎮的能力。
當然,波之國的人手是遠遠不足以支撐一個國家的受災城鎮重建的,但是奈良鹿鳴也不需要這麼去做,因為風之國的重建,讓他的方案更加先進。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作為忍界和平最大的工程之一,奈良鹿鳴提交委託任務,聘請木葉村忍者的時候,可是有各種補貼,可以幫助他縮減僱傭忍者成本的。
奈良鹿鳴新的方案也不算複雜,首先就是對受損的城鎮進行勘探和測繪,計算出需要重建的區域,重建建築數量,以及耗材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