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印刷廠可都是國營廠。”
國營廠現在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按計劃生產,你要生產多少東西,國家給你配備多少原材料,生產出來的產品也不用擔心銷路,國家會有安排和分配。
這一種是不允許超額生產的,超額生產是要被處罰的。
但國營廠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完成生產任務以後,省下一些邊邊角角,也能弄一些產品出來,偷偷賣給外面的小商販。
你想從這種國營廠弄大量產品出來基本不可能,你想要,也出得起錢,國營廠也沒那麼多東西賣,畢竟國家只給了他那麼多材料,生產出來的產品大部分都被分配完了,留下的只有邊邊角角。
第二種則是允許自己制定生產任務,優先完成國家分配的任務以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生產。
但超出國家任務的生產,材料、銷路等都要國營廠自己解決,這一部分產能也就是按市場經濟定價。
因為材料都是國營廠自己找的,價格要比國家分配下來的材料貴很多,生產出來的產品自然也要貴很多。
國營廠想要自由安排生產任務,必須要得到批准,如今全國各處都有一部分國營廠得到了批准。
即便得到批准,其實也難。
這就好比印刷廠可以自己增加生產任務,超出國家任務的部分自己要出去買材料。
印刷要紙張、油墨、膠水等,如果國營油墨廠沒有得到批准,只能生產固定的產量,這些產量早就被分配了,印刷廠必須要另外找門路購買油墨
現在又沒有私營油墨廠,去哪找去?
這時候可能就會出現一些跟印刷廠廠長關係特別好的人,開了個三五人的小型油墨廠,承包印刷廠油墨的供應。
至於這油墨價格,沒有市場價呀。
於是一算成本,再加點利潤,就算成了,慢慢就成了市場價。
但是,有一些人不甘心賺得少,他能拿到印刷廠油墨訂單,跟廠長肯定很熟,或者廠裡有關係,找廠長來家裡喝點酒。
兩人一琢磨,一塊錢成本的油墨,賣五塊,四塊錢的利潤跟廠長五五分。
反正這時候油墨是個冷門生意,也沒有市場價,也沒有參考的地方,搞不好全市都只有這一傢俬營的,廠長也不怕被查。
誰要想用國營廠的價格參考就是個笑話。
而且,國營廠的人通常都看不起個體戶。
一是國營廠天生就“高一等”,人家是國家的企業,你一個個人企業能比得了?
二是個體戶和個體經濟在內地因為受“投機倒把”的思想影響,多少有點被人瞧不起。
普通人還好,畢竟為了生活,不寒磣!
有鐵飯碗、吃國家糧的人尤為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