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對手,總是難纏的,袁紹佔據上風,卻總是不能把公孫瓚打死,而公孫家在遼東的潛勢力是很強的,雖然公孫瓚和公孫康的關係不好,只要消滅了公孫瓚,那麼幽州就會平定下來,可是如果不能消滅公孫瓚,對他不搭理幾年,他立馬就能夠死灰復燃。
這也是士族的底蘊了,有那麼一個標誌性的人物頂在前面,那麼各種物資人員,就會源源不斷的補給進來。
所謂的諸侯混戰,只不過是各家族,想要分一杯最大的羹罷了。
要麼自己出頭去打天下,要麼依附強者去幫著打天下,士族的各家族,每到亂世,就是這麼做的。
袁紹的出兵,似乎就引起了連鎖反應一般。
除了曹操沒動之外,天下的諸侯,似乎都準備動了。
當然,在所有人還沒來得及動的時候,袁術在淮南,爆了個大新聞,一下子就把他哥的風頭,都給搶了。
建安二年三月二十四日,袁術在淮南稱帝,以壽春為都,建號仲氏(又稱仲家),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
任命還閉門不出的閻象為司徒,金尚為太尉,韓胤為司空,劉勳為大將軍,張勳雖然之前吃了敗仗,可是還是很被他信任的,被任命為車騎將軍,紀靈被任命為淮南校尉,掌禁衛軍,立馮方女為後,立子袁耀為東宮,行詔書遍天下,稱漢室無德,仲家乃繼漢室之後的新王朝,望天下英才都來匡扶新君,平定天下云云。
要說袁術的組織能力,那真不是蓋的,他之前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在登基為帝之後,幾乎所有的大諸侯,都知道了這個訊息 ……
因為他在每個諸侯的治所裡,都安排了人,當然主要是關東這些諸侯,蜀中和西涼那些地方太荒涼,沒有派人去,不過那些也影響不了大局。
當其他諸侯得到這個訊息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假的吧 ……
當確定了這個訊息的真實性之後,所有人都震驚了!
還有這種人啊?
他怎麼就敢這麼做?
當下,幾個漢室宗親,第一時間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並且要表示結盟擊敗叛賊,蜀中的劉璋,荊州的劉表,揚州的劉繇,當然也少不了徐州的劉備,他們都紛紛上表,表示要為天子擊殺叛逆。
而正在攻打公孫瓚的袁紹,不由得一口老血要噴出來。
“這個豎子!”
在營帳裡扔了好幾個自己心愛的杯子之類的東西之後,袁紹用最快的速度上表,表示要以袁家家主的身份,開除袁術這個叛賊和逆子!
不急不行啊,雖然老袁家的野心,現在也算得上是路人皆知了,可是遠遠沒有到可以這樣做的地步!
在這方面,袁紹可比他弟弟袁術要清醒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