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賽博修仙五千年無防盜> 第三十六章 返虛之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 返虛之思 (1 / 4)

顧子澈獨自一人踏虛而起,回到星環,一路上都在想晉階的事情。

地仙境還是太遙遠了,哪怕看了葉少遊的晉階後有了點頭緒,也還只是空中樓閣,目前他最要緊的是化神之後的境界。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說法顧子澈是認可的,在化神後顧子澈也思考過這些事情,目前修仙界的幾個大境界是“煉氣,金丹,元嬰,化神,煉虛,大乘”,其中的煉氣、化神、煉虛、大乘應該是正對那句話的四個境界。

“大乘這種說法……未免也太佛教化了。”顧子澈略有不喜,但這種不喜的情緒又被元神撫平,化為了寧靜。

不過最終他還是不想用“大乘”這個描述,改用了“合道”,而煉虛期為了和當前的修仙派別分開,也將其命名為了“返虛”。

綜上所述,煉氣、金丹、化神、返虛、合道,這便是顧子澈認為的境界劃分,且沒有前中後期大圓滿,到了就是到了,沒到就是沒到。

根據全真派的《太上老君說了心經》一書,“觀心得道,乃至虛無。有何所得?為諸眾生,強名得道”一句,很符合化神之後,先讓心重回虛無(返虛),而後得道(合道)的順序。

事實上,顧子澈的原教旨主義修道,是頗有幾分全真派的味道的,相比起正一道盟,全真派的諸多典籍都更受顧子澈喜愛。

但如何返虛?

顧子澈自然記得許多故事,大意都是說某位前輩面壁/枯坐/參悟/修煉許多年,然後一朝悟透虛無。

“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致虛極,守靜篤”……種種經書都體現了一個道理,想要達到虛無,便是要靜,安安靜靜地打坐幾年,或許驟然便達成了虛無,而這片虛無是人生而來就有的東西,是更加貼近道的東西,故稱“返虛”。

但眼下想要徹底地靜實在有些難度,且不說顧子澈手中還有一大堆事情,就是說當初在亞空間裡見到的那個“仙”,就讓他每次想起來都感到頭痛欲裂。

想要靜坐排除雜念,就必須要直面那個“仙”,而顧子澈卻對此毫無辦法。

哪怕他元神完滿,能保證平時清淨無求,但一旦觀想那個充滿了一切骯髒和醜惡的化身,他的元神也宛若風中燭火一般飄搖不定。

顧子澈本身是沒有心魔的,但自從那天看到了“仙”開始,或許就有了心魔。

那個男人說這是世界的心魔,顧子澈現在對此越來越贊同了,任何人只要看到那個東西一眼,那東西便會紮根於他的心中,導致他現在有些後悔,當時為什麼要順手內觀一下自己,結果看到了那玩意。

只要他還有一天不能徹底根除心中的那個“仙”,他就一天不敢入定。

對此,顧子澈其實也有兩個方案。

一個是在內心觀想出一個他認為的“仙”的形象,二仙對抗,將那個黑色的仙徹底根除。

但這種想象一個具象化的“偶像”,本就是一種著相,一個標籤化的偶像是狹隘的、不真實的,終有一日會化作他的阻礙。

除非顧子澈能直接觀想出“道”,但他都沒有得道,哪怕觀想出來也只是主觀意志上的“偽道”。

另一個則是強行觀想“虛無”,既然一切皆是虛無,那麼那個仙也可以是虛無,但這種辦法僅存在於理論上,顧子澈沒有半點把握。

“虛無啊……”顧子澈有些苦惱地撓了撓頭,“只有這個辦法看起來可行一點,但也太難了。”

虛無這種說法看起來很像“虛無主義”,但其實完全不一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