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完全可以帶著兩位妻子馭劍而回,速度要快很多,只是多年後重回故土,他想一路遊山玩水回去。
當然,也可能與近鄉情怯這四個字有關。
所以現在他需要一輛馬車。
提前收到訊息的顧家,從族長到剛出生不到兩個月的小孩子,都在岸上等著他。
現在的顧家依然是天南排得上號的大家族,就如今神末峰在青山宗的地位來看,看來是至少要綿延千年了。
看到顧清的身影,數萬人跪了下來,如潮水一般,卻是毫無聲音,場面極其壯觀。
人群后方那輛馬車更加醒目。
顧清擺了擺手,沒有說什麼,帶著兩個妻子上了馬車。
這輛馬車的頂是中空的,鑲著一塊極名貴的水晶,窗戶的面積也非常大,至於車身材料與拉車馬的品種更是不用再說。
車廂裡非常寬闊,兩道軟榻對著,地板上鋪著名貴的地毯,茶几上有美酒清茶,裡面有各色小吃。
甄桃自幼在水月庵裡修道,又在海上飄遊數百年,活得自如美好,卻沒有經歷過這種人間的繁華,不禁有些吃驚。
胡太后在皇宮裡生活了很長時間,見遍了人間繁華,也覺得這輛馬車實在是豪奢的有些過頭,小意提醒道:“隔這麼長時間回來……肯定很多人盯著咱們……這般招搖,是不是不大好?”
顧清舒服地躺在榻上,看著天窗裡不停後掠的樹影、白雲悠悠,想著當年的往事,悠悠說道:“不怕,這是師父的。”
……
……
馬車離了東海便進了墨丘。
果成寺外那條官道兩邊依然停滿了馬車,還有帳篷。
醫僧們在民間醫生以及官員們的服侍下,在這些馬車與帳篷之間緩步行走。
世事並無太多變化,至少對普通人來說,生老病死還是如常,不過終究還是有了些變化,比如那些病人裡受到外傷的就少了很多,表明最近這些年,景氏皇朝對人間的管理相當不錯。
馬車就這樣在各州郡之間行走著,不算微服私訪,因為他們一家三口現在也沒什麼身份。看著窗外的寧靜人間,顧清很是欣慰,心想自己雖然沒有按照老師的吩咐把青山管理好,但一切都還算美好。
十幾天後,馬車闖進了一片濃至散不開的霧氣,前方隱隱傳來人聲,竟是一座鎮子。
回到雲集鎮,當然不能錯過一件極重要的事,不是像那些遊客一般去鎮外的景園看景,而是去那座酒樓吃火鍋。
酒樓東家不知道傳到了第幾代,現在的東家是位年輕公子,偶爾也接待過幾位青山仙師,更是對父親臨終前拿出來的那個小冊子倒背如流,看著那輛馬車便認了出來,緊張到了極點,一個大禮便拜了下去。
顧清走下馬車,看著頗有些古色古香意味的酒樓,笑著問道:“你認得這車?”
那位年輕東家壯起膽子看了他一眼,說道:“仙師可是姓顧?”
顧清更是意外,說道:“這又是怎麼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