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幾句話,下面的人就要忙斷腿,雖然說要實現落後產業的北遷,但遷往哪裡肯定不能隨便決定,即便是落後產業,對於東非而言也是寶貴的資源,畢竟當前東非的工業規模不算大,需求遠遠不足,所以即便是落後產業轉移也需要調研和考察的。
對此恩斯特比較缺德的說道:“傑濟拉市的位置,我看就很不錯,處於傑濟拉平原,有一定農業基礎,同時緊挨著尼羅河,水資源並不缺乏,可以重點發展一批化工產業等高汙染產業,這樣既不會影響我們國內的環境,同時又方便我們和埃及之間的貿易。”
尼羅河自南向北流,屬於一條國際性河流,主要涉及東非,埃及和阿比西尼亞帝國三個國家。
國際性河流一般都容易涉及國際糾紛,其中以水源問題為主,尼羅河上游盆地(南蘇丹)大部分河流都最終匯聚到尼羅河之中。
而傑濟拉市就是東非境內尼羅河最後一段,如果把高汙染工業設定在這裡,的確十分缺德,位於河流上游的東非勢必會對埃及境內尼羅河河水造成汙染。
尼羅河作為埃及的母親河,大部分飲用和灌溉水都來自尼羅河,所以說恩斯特的想法十分危險。
不過東非的官員們倒是對這一點頗為認同,畢竟這個時代的人沒有環保觀念,而且發展工業,就必然會造成汙染,東非的工業汙水就全部排入河流和大海。
目前東非的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東部沿海,馬拉維湖沿岸,和中部地區,所以東非的工業廢水也主要排往兩個方向,分別是印度洋和大西洋。
馬拉維湖的湖水透過希雷河匯入贊比西河,而中部工業區附近的主要河流分別是贊比西河和剛果河的支流,所以一部分匯入贊比西河,一部分匯入剛果河,然後歸途分別是印度洋和大西洋。
當然,東非如果把高汙染產業部署在傑濟拉市,影響其實也沒有想的的那麼壞,畢竟要說對尼羅河汙染最嚴重的國家,其實就是埃及本身。
埃及雖然落後,但是其工業水平在整個非洲僅次於東非,而埃及的工業汙水顯然也是排放到尼羅河裡,前世尼羅河就是能和印度恆河一爭高下的世界汙染最嚴重河流之一。
雖然恆河流域人口遠超尼羅河,但是恆河流量也大,自潔能力也強,尼羅河的水量偏少,下游還僅有一條河道,自然汙染更加嚴重,加上埃及人口稠密,沿岸居民用水也全部來自尼羅河,但是相應的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也只能依靠尼羅河。
所以就算東非不汙染尼羅河,埃及人自己也會汙染,實際上當前就是這個情況,埃及在阿里時代引入了大量紡織企業,紡織業的汙染是非常嚴重的,而這些工業汙水也是當然尼羅河的主要汙染源。
至於上游的阿比西尼亞帝國和東非,對尼羅河的影響實際很小,當然阿比西尼亞帝國是一個純農業國,根本不可能對尼羅河水質造成太大影響。
東非雖然有一定規模的工業,但工業部署除了大湖(維多利亞湖)區沿岸的部分城市以外,大部分為農業區,對尼羅河造成的影響也不大。
當然,傑濟拉市能不能進行工業開發,那是必然的,傑濟拉市是東非重要的長絨棉產區之一,其他不說,紡織業肯定要安排上,這樣內羅畢市的紡織業肯定要遷徙一部分到傑濟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