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自然是不屑於參與這種事情的,甚至他要是湊熱鬧,沒準還把大傢伙都給提前拉下水。
但是老李端居中書,又豈能不知道!
這些日子,去呂本那裡拜門的官吏不少,聽說私下裡他們還有個詩社。
除此之外,前些日子,太子調了一批戶部庫存布匹,發現了問題,老李也是知道的。本來李善長覺得朱標會壓下來,或者把事情交給自己。
畢竟他還只是監國,這麼大的事情,不方便捅出來。
但是朱標竟然藉口太廟祭拜,直撲戶部,這分明是掀起大獄的節奏。
出手之果決,頗有老朱的風範。
再加上皇孫突然染病,鬼也看得出來,朱標是借題發揮,想要出一口怨氣。
這把火會燒到誰的頭上,不言自明。
李善長深吸口氣,沒法子,不是俺老李不願意救你們,實在是智商太低,性子太急,一點都不能等。
爺爺還在盛年,太子都沒轉正,你們往皇孫身上使勁兒幹什麼?
真打量著要改朝換代,這麼急著下注?
李善長一肚子鄙夷。
其實老李這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朝臣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像張希孟那種,屬於超然物外,皇帝都無法奈何的,完全是個意外。
而李善長這種,早早追隨輔佐,穩居相位,笑看風雲,已經站在了歷代臣子的頂端,他在乎的只有朱元璋,哪怕朱標面對他,都要客客氣氣。
這就是李善長的底氣。
而李善長之下,有一批臣子,諸如汪廣洋、胡惟庸、羅復仁、毛貴等等,這屬於老朱用的臣子,他們對朱標保持尊重即可,不必太過卑微。
可大多數臣子,都遠遠達不到這三個層次,人都要活著,想安然無恙,不至於被洪武大帝做成人皮枕頭,就要有個靠山。
太子身邊的人已經很多了,投資皇孫,也是個可以接受的選項。
雖然時間久一點,但只要成了皇孫的人,至少能保證自己安然無恙。
要不是有這一層在,為什麼有人提前那多年,鼓吹“好聖孫”啊,當真以為是天命所歸啊?
還不是拿捏住了皇孫,給自己增加一張護身符。
這種官場玩法,李善長早就看不上了,但是依舊有很多人,樂此不疲,玩得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