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還有許多明軍將士戰死。
毫無疑問,這些人都是為了他們而死的!
為了讓他們吃飽飯,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但是隆贊也聽到了另外一些聲音,說是外面來的漢人,殺死了他們的頭人。這些土司頭領都是真正的勇士,早晚有一天,還要把明軍趕出去,要把土地拿回來!
年輕的隆贊聽到這些話,簡直想大笑三聲。
什麼叫把土地拿回來?
明軍在,土地在我們手裡。
明軍被趕走了,土地不就又回到你們手裡了嗎?
正因為如此,隆贊每到假期,都會跑到各個村寨,去做宣講員,把道理告訴各地的百姓……為此他還捱過打,有一個從前土司手下的官,用鐵鍬噼在了他的頭上,隆贊血流如注,幾乎喪命。
足足三天,才甦醒過來。
偷襲他的人,被判了斬首。
行刑的時候,隆贊還去看了。
昔日耀武揚威的傢伙,痛哭流涕,卑微如蟲。
隆贊也是第一次親眼見識,原來所謂的大人物,在失去了權柄,面對死亡的時候,竟是如此卑微,絲毫不比奴僕好到哪裡去!
他越發覺得,書裡講得四民同等,男女一致,是最大的道理。
很快,隆贊因為成績優異,隨著山長前往星子縣,參與濟民學堂的考試,他在所有貴州學生中間,排了第七名。
雖然不算太靠前,但是作為一個十歲才開始讀書識字,又是彝族出身的少年來說,簡直就是奇蹟。
這一次他又到了應天,到了他心心念唸的大明都城。
他在英烈祠堂的展覽館裡,發現了最初的均田大綱,看到了再造華夏的祭文,同時也看到了張太師擬定的興學令。
他和其他同學都瞪大眼睛,不錯神看著……因為他們很清楚,就是這一道道的法令,一項項主張,讓他們脫胎換骨,有了自己的尊嚴。
不光如此,他們還知道了有關法令的來源,種種初衷。
張山長也會給大家講解,他說得可比老師有趣多了。
畢竟那就是他爹弄的,怎麼會不清楚……
隆贊覺得在應天的日子,簡直是最快樂充實的時光……眼瞧著就要結束,他們之中,有一大部分要返回省份。
他們可以去應聘小學教師,也可以繼續復讀,參加考試,或者去衙門裡謀一份差事。
畢竟中學的優秀畢業生,不管能不能考入頂級學堂,都是了不得的人才。
當然了,如果他們選擇復讀,明年的情況就會好很多,西南三省,會有屬於自己的考點。再也不用辛苦跋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