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首先挑的是聽話的……幾十萬大明兵丁,從上到下的將領,不需要你們有多天才,也不需要你們有什麼想法。
把學堂教你們的,老老實實做到,把手裡的火銃火炮玩明白了,把後勤輜重弄清楚了。這就夠了!
至於什麼兵法,什麼戰術……少跟老子扯這些,等你們擺弄明白火器再說!
湯和當真是不顧及什麼,有幾個不聽話的侯伯,直接就被他開了……以至於整個淮西勳貴,除了幾個國公之外,沒剩下什麼了。
湯和的這份折騰,招來了一致的反對,從軍中到中書省,甚至有人鬧到了朱標那裡,希望殿下出面,拿下湯和。
但是對不起,不管他們怎麼想辦法,屁用沒有。
湯和就是穩如泰山。
有人猜測,是張太師在背後撐著湯和,而張希孟卻是很清楚,湯和真正的靠山只有一個,那就是朱元璋。
老朱已經下定了決心,為了徹底杜絕驕兵悍將,威脅朝廷的問題,他力主軍中改革……首先,將領必須出自武學……這倒不是說學校培養出來的,就都是可用的人才。
恰恰相反,死讀書的笨蛋更多。
但是對不起了,眼下明軍需要的就是規矩,就是正規化,行走坐臥,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全都要有規矩!
而所有的規矩,都指向一個核心,那就是忠誠!
絕對的忠誠!
不能兵歸將有,也不能世代勳貴把控行伍,所有的兵馬,都必須執行同一套規矩,或許這套規矩有些不足的地方,但是現在,必須這麼幹!
一竿子落實到底!
有人或許會問,這麼幹,不會損害明軍的戰鬥力嗎?
對此只能說呵呵了,能讓幾十萬人,人人一致,這個戰鬥力還能低嗎?
關鍵就是萬眾一心,上下一致。
朱元璋心裡比誰都清楚,他能駕馭得住軍中將領,但是朱標不行了,到了孫子那裡,只怕問題更多。
驕兵悍將從來都是歷代最麻煩的事情,太強了,容易被反噬,太弱了,又會被欺負。
有些時候,不得已,把驕兵悍將一股腦送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畢竟外面要的只是錢,只是地……這幫兵將可是會要命的。
老朱為了避免日後的麻煩,才同意了湯和的方略,對軍中展開徹底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