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陳朝已經走到了最後階段,
偏偏這時候,他們還調集十二萬兵馬,進攻佔城,又把國王折損在了戰鬥中……事情到了這一步,要是還能相安無事,就出鬼了。
其實事情不復雜,安南是一定要出事的,是豪強將領,取代陳朝,還是百姓揭竿而起,改朝換代……無非這麼兩種可能。
是出王莽曹操,還是出陳勝吳廣的問題。
在原本的歷史上,是豪強取代了陳朝,並且在永樂年間,和朱老四鬧得天翻地覆。
而這一世張希孟的影響力,已經早就走出了國門。
哪怕在安南,也有一批中下層讀書人,他們以張子門徒自詡。
他們主張效仿大明,徹底改革安南。
包括均田均賦,大興教化,公平入仕等等……說白了,這些底層讀書人也想分享蛋糕。
甚至有人乾脆主張,重新併入大明算了。
很顯然,這只是少數人的異想天開,大多數的安南百姓是不贊同的。
張希孟耐心聽完,總結道:“困難不小,機會難得。你們覺得呢?”
孫炎立刻點頭,“太師所言極是,確實如此……我盤算著能不能調動大軍,以幫助安南百姓,討伐昏君奸佞為名,出師安南?”
毛貴也說道:“太師,安南損失了十二萬人,國力衰微,如果給占城下旨,要求占城出兵,南北夾擊安南,似乎可以效仿高麗,順利收回安南之地,確實是天賜良機!”
顯然,這倆人都主張對安南用兵,而且是越快越好,大局興兵,半點不能客氣。
張希孟微微皺眉,思忖再三。
“安南這種地方,難度永遠不是怎麼打進去,而是怎麼治理!”張希孟道:“安南本就天高皇帝遠,和中原隔閡極大,好容易自立,隨後元廷幾次用兵,打贏了還好,反而輸了,更讓安南小覷中原,生出了傲慢之心。我們此刻出兵,他們必定以為是落井下石,心有不服。即便暫時壓制住,他們也未必會心服口服,接下來依舊會此起彼伏,禍亂不斷。”
毛貴微微皺眉頭,“太師說得沒錯,但是時機……”
張希孟擺手,笑道:“我沒說要放棄這一次機會……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派遣一支船隊……以調停兩國衝突為名,攔住占城的兵馬!”
“占城?”毛貴一怔,連忙道:“太師,我剛剛打算說來著,別看這一次占城贏了,但是總體來講,占城比陳朝還要衰弱。我們幫著安南,萬一陳朝緩過一口氣,滅了占城,有了南方的糧倉,安南就不好對付了。”
張希孟笑道:“你先聽我把話說完……我的意思是藉著保護安南的名義,壓制占城,隨後我們在兩國中間駐紮兵馬,藉著阻止兩國繼續戰鬥的名義,敲開安南和占城的國門,一口氣把這兩處都拿到手!”
孫炎和毛貴互相看了看,都不約而同露出了不愧是太師,一口氣想要吞併兩個國家,還真是胃口驚人。
孫炎又沉吟了一會兒,張希孟笑道:“怎麼,你有別的看法?”
孫炎慌忙擺手,“太師的想法已經很完滿了,我也是這個意思……只是我還有一件小事,想要看太師的意思。”
“什麼事?”張希孟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