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我可以教你,但是你有多少悟性,就看自己了……我問你,經過這一次改革之後,真正的權柄落到了誰的手裡?”
張承天想了想,“是太子嗎?我看也不像啊!”
張希孟笑道:“你的感覺是對的。這一次之後,朝廷的政務是越發專業,下面有嫻熟的書吏文員,外面還有諸如胡儼這種專業人才。他們提供方案,輔助閣臣尚書做出決斷。其實真正說了算的,是下面這些人!”
張承天微微點頭,“父親,既然下面人說了算,那首輔尚書,他們還有什麼用啊?”
張希孟又笑了,“你以為誰說了算,就一定一言九鼎嗎?就像我和陛下一樣,你說我們倆誰說了算?”
張承天眉頭微皺,“是您老?可我怎麼覺得,有些關鍵的時候,是陛下做決斷啊!”
“這就對了,要是所有時候都是我說了算,君臣關係早就破裂了。”張希孟笑道:“其實沒有誰是真正說了算的,雙方之間,必須互相尊重,或許妥協。在大多數政務上,我能做主,但是也必須留給陛下一些,讓他說了算。只有這樣,才能君臣和睦,相得益彰。”
“落到各個衙門裡面,大致的情況,也是如此。給事中掌握日常的權力,負責給尚書提供建議,自然是有優勢的。但是如果哪位尚書一心要自己決斷,甚至不惜和手下人翻臉,拼著官位不要,鬧起來之後,給事中也會很為難。”
“所以一位聰明的給事中,就需要留給尚書足夠的空間,讓他覺得自己掌握了權力。然後才能舒舒服服,安享權柄!”
別看張希孟怎麼生氣,怎麼罵這小子,但此時此刻,張希孟算是毫無保留,把最緊要的東西,傳授給了張承天。
誰說了算,這永遠都是最關鍵的問題。
君臣之間的權柄劃分,更是非比尋常。
如果臣子權柄過大,就會弄成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到時候不是天子剷除奸佞,就是權臣反殺皇帝,行王莽董卓故事。
所以說好的權柄劃分,都是你四我六,你三我七,絕不可能一方全部拿走,更不能裡子面子全都佔了。
按理說張承天年紀也不大,這又是非常枯燥的東西,等閒人根本聽不進去,可張承天顯然有點天賦異稟,他不但聽懂了,甚至還能舉一反三。
“爹,你說分享,但要怎麼劃分,才能讓自己拿到更多?還不引起別人的注意呢?”
張希孟微微一笑,“你這個臭小子,還真說到了關鍵的地方。一句話,就是推選合適的人,登上合適的位置。”
“甚麼才是合適的人?是哪張德才兼備的嗎?”張承天好奇道。
“我問你,你娘算不算德才兼備?”張希孟笑呵呵問道。…
張承天連忙點頭,“那是自然啊!我娘覺得是這個!”
小傢伙伸出了兩個大拇指!
張希孟一笑,“這就對了,但你想過沒有,以你孃的精明,到了大明銀行,下面的那些人,會好過嗎?”
張承天搖頭,還低低聲音道:“她在家裡,咱們也不好受啊!”
張希孟忍不住發笑,“那你再想想,如果是上面的位置,不管是陛下也好,太子監國也罷,又或者是首相……為了他們的權柄考慮,能不能任命你娘這樣的人呢?”
“不!絕對不行!”張承天連忙搖頭,“她太厲害了,管著大明銀行,別人就沒法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