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第一臣筆趣閣> 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七十六章 你到底是誰? (2 / 3)

從北平開始,初步刊印,隨即應天等地,也都卯足了勁頭兒,加班加點,刊印書籍……這一本書,朝廷官吏,上上下下,誰都要有一本。

畢竟身為大明的臣子,連陛下的書都不看,還想不想混了?

另外各個學堂,且不說那幾所最頂級的,就連一般的中學,也都要購買書籍,拿過來閱讀。

當初老朱撰寫御製皇陵碑碑文,許多人都一字不差背過,這一次再聽老朱的仔細敘述,更讓人動容。

而且又是這麼個緊要的當口,別人感覺不出來,朝廷諸公,哪裡還不明白!

陛下雖然沒有多說一句,但是這一本書,已經說明了太多東西。

孫炎是最早得到書稿的人之一,他推開公務,拿在手裡,仔細看了一遍,已經是汗流浹背,心臟怦怦亂跳。

老天保佑,總算自己沒有犯糊塗。

陛下不講天命所歸,不講自己如何神奇,講的都是最普通的事情,講的是人生艱難,百姓困苦。

這還不明白嗎?

老百姓想要的東西不多,不過是能安穩活著,能吃飽飯,不至於餓肚子,再有一點點希望,能夠活得更好一些,日後有盼頭,他們就心滿意足,毫無怨言了。

“僕請大傢伙過來,就是要說這一件事,接下來的的辦學經費,必須落到實處,每一貫錢,都要花在學堂,學生上面。誰要是敢有任何貪墨,立刻嚴懲不貸,絕不姑息!這一件事御史臺要負責盯著。”

徐達欣然點頭,“義之所在,責無旁貸。”

孫炎又道:“還有,陛下的書想必你們都看過了,我想談談心得體會……如果我們非要說,陛下是應運而生,秉持天命,驅逐胡虜,恢復中華……這麼說就有失偏頗了。畢竟陛下的書裡,已經寫的明明白白。陛下最初決定投軍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活不下去了。”

“歷朝歷代,都有官逼民反,不得不反。也不只是因為胡虜壓榨,殘暴不仁。從陳勝吳廣起義算起,到黃巾起義,到黃巢起義,還有宋朝的歷次起義……這都是百姓過不下去,不得不反包括咱們這一次的紅巾起義,也是一樣的道理!”

面對孫炎的這番話,汪廣洋微微沉吟,就說道:“孫相,你看,這元朝到底和前朝還是不同,我們講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講胡虜無百年國運,就說的是他們殘暴不仁,比起歷代,可是要殘酷許多的,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啊!”

孫炎呵呵一笑,“汪相講的是元廷比起前朝,更加殘暴……但總不能說漢唐趙宋,到了末年,就不殘暴了吧?逼著百姓走投無路,揭竿而起,只能說都是活不下去。難道在活不下去這件事上,還要分出三六九等嗎?”

孫炎笑道:“我看這就不必了吧!哈哈哈!”

他的話音剛落,錢唐立刻道:“孫相所言極是,太師在唐陸之案以後,重新闡釋均田令……歸根到底,就是要維護大明的根基,要讓人人有田產,能夠保證吃飽飯,不至於餓肚子。現在又要改革教育,給大傢伙讀書上進的機會,歸結起來,還是要給百姓公平,要消除民怨,要讓大明江山,千秋百代!”

錢唐繼續道:“假使放任士大夫回朝,他們把持朝廷官位,這群人與漢唐世家,趙宋文臣,蒙古貴胄,又有什麼區別?難道不是一丘之貉嗎?如果放任兼併土地,為所欲為,又和蒙古人跑馬圈地,有什麼差別?還有,如果放任世家大族,豢養奴婢,遍地青樓賭場,把窮苦人家的孩子,當成玩物奴婢,和蒙古人的做法,又有多少差別?要我說,不過是半斤八兩而已!”

汪廣洋皺著眉頭,“過了,太過了……漢唐皆是盛世王朝,數百年傳承,和元廷這種,沒有百年國運的朝廷,不一樣的!”

汪廣洋剛說完,孫炎突然笑了,“汪相,我剛剛突然想起一件事,市面上紅梅閣一齣戲,裡面的賈似道是個奸佞,大大的奸佞,如果有人跟我說,伱比賈似道好了三倍……你說我該高興,還是該傷心?”

眾人一怔,片刻之後,徐達竟然忍不住笑了出來,有他帶頭,其他人也都跟著大笑,唯獨汪廣洋,臉色十分難看,只有乾笑兩聲,緩解壓力。

結果越是笑,就越發尷尬,以至於無言以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