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咱這麼多皇子,標兒現在越發有英主氣象,朱棣雖然混蛋,但……也是有可圈可點之處,你說他們倆,到底誰才能真的光大咱的基業?”
張希孟沒說話,伸出手,在朱元璋面前晃了晃,從手心到手背,從手背到手心……老朱心領神會,笑著點了點頭。
“先生,這倆孩子都很聽你的,先生萬萬多替咱看管兩個人,萬萬讓他們成才。”
張希孟自然答應,沒有話說。
老朱突然一拍腦門,彷彿剛想起來。
“先生,這一次李相公走了,左相的位置,非先生莫屬,接下來的朝局,還望先生多費心了!”
張希孟連忙擺手:“陛下,這可不行!既然要成全太子,讓他歷練成才,這一次的事情,就該讓太子收拾。至於接下來的朝臣安排,還是聽太子的。我正準備給太子寫信,如果實在為難,我可以辭相!”
老朱頓時急了,“先生,你這不是胡言亂語嗎?無論如何,朝中也不能沒有先生!你這是說笑話!咱不答應!”
張希孟深吸口氣,“主公,臣不是說笑話,我確實是盤算著,放下冗繁的庶政,專心規劃以後的事情。當然了,如果主公覺得現在還不行,臣可以繼續留任幾年,但是總歸臣是想閉門著書的。”
老朱繃著臉道:“先生,李善長罷相回鄉,他跟你不一樣。咱不是卸磨殺驢的人,你萬萬不能有兔死狐悲的心,絕不能有!咱們兩家,是要相互扶持,一直走下去的!”
朱元璋言辭懇切,絕沒有半點作假的意思,哪怕滿朝功臣,最後只剩下張希孟一個,他也不孤單。
張希孟笑了一聲,“主公的意思,臣明白。只是臣現在確實不太適合處理具體的事情……對了,主公能不能賞個人情給臣?”
老朱沉聲道:“你想幹什麼?”
張希孟道:“沒別的,我就是希望主公能讓李相公發揮餘熱,做點好事。”
朱元璋越發驚訝,“你替李善長說情?現在他已經罷相,你讓咱怎麼安排他?繼續牧守一方嗎?那不是宋朝的習慣嗎?宰相外出,鎮守重鎮。當初先生可是反對過這事情的!”
朱元璋的記性還挺好,當初張希孟確實擔心准許宰相外放,會變成文官掌軍,接著就成了以文御武,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主公,臣確實是想李相外放,牧守一方。但是這個地方稍微遠點。”
“哪裡?”
“高麗!”
……
李善長到底沒有等到奇蹟,他請辭的奏疏朱元璋答應了,只不過老朱額外下旨,要李善長前往北平,君臣還要見面。
這道旨意下來之後,可是讓許多人大為驚訝。
陛下還願意見李善長,可問題是他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難道陛下還有不忍,要重續前緣?
這也不對啊!
朱元璋不捨老李,幹嘛罷免李善長?
完全想不到,還有再見的必要。
而且李善長當了這麼多年宰相,朝廷上下,裡裡外外,幾乎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如果老李見了朱元璋,在最後關頭,他沒有個把門的,順嘴胡說,那麼對不起了,當朝諸公,還有誰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