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第一臣筆趣閣> 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 (2 / 3)

朱元璋雖然可以不必稱臣,但是每年也要給韓宋納貢,暫時按照藩國計算。

劉福通的賬算得很清楚,朱元璋現在還只是元帥,把你當成藩國對待,你賺大了,給我們進貢,難道還不是應該的!

面對這些條件,汪廣洋都氣笑了,劉福通這是把朱元璋當成了戰敗求和的,簡直滑稽!

“劉太保,莫非你以為我家上位是來求和的?”

劉福通呵呵一笑,“朱元璋果然勢頭不錯,可他到底只有滁州,和州之地,其餘濠州,泗州,揚州,都不完全,如何能跟我們相提並論?說句不客氣的,我們雖然結盟,但是誰是大哥,誰是二哥,還是區分清楚的。”

一句話,他要當老大哥,要對小兄弟予取予求!

“劉太保,我家上位是出於大義,為了共同滅元,才不計前嫌,派我過來協商。你卻把我家上位的好心當成了懦弱,對我們肆意壓榨,無情盤剝,根本不把我們當回事。劉太保,莫非你們建立國號,登基稱帝,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嗎?別忘了,脫脫的幾十萬大軍,那可是我家上位出手才擊敗的,你們不過是坐享其成罷了!”

劉福通依舊不屑,“你家上位?我怎麼聽說,是張士誠的功勞?而且你們有本事,大可以登基稱帝,某靜候佳音!”

劉福通的態度,相當蠻橫,汪廣洋是真的生氣,可他也清楚,如果自己拂袖而去,很可能談判破裂,如果劉福通這時候攻擊淮西之地,朱元璋主力在江南,應付起來很困難,甚至整個戰略都可能功虧一簣。

因此汪廣洋改變了策略,全力以赴,去跟杜遵道談,相比劉福通的膨脹,杜遵道還是冷靜的,甚至他很反對劉福通的北伐計劃,覺得大而無當,會自取滅亡。

杜遵道就時常跟韓林兒說劉福通的壞話,韓宋內部,鬥得也挺厲害的。

而在汪廣洋的運作之下,成功讓如何對待朱元璋的問題,成為了韓宋內部爭論的焦點、

劉福通還有一大堆將領都沒把朱元璋放在眼裡,而杜遵道,盛文鬱等人則認為朱元璋乃是梟雄,不可輕辱,元廷大敵當前,需要跟朱元璋交好。

杜遵道是韓宋政權的丞相,位在劉福通之上,這倆人早就有矛盾,遇到了這麼個事,很快就掐起來了,大約就是劉福通指責杜遵道“通朱賣國”,然後杜遵道說劉福通狂妄自大,目無尊上。

很有懂王大戰睡王的態勢。

汪廣洋麵對此情此景,也是無可奈何,且等著他們吵吧!

藍玉還是每天亂逛,蒐集訊息情報,他還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活兒。

至於被扣著的吳大頭,此刻早就離開了大牢,有了個單獨的院落,雖然被關著,但是每天都有人拜訪,飲酒暢談,時不時還唱一段,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很顯然,他們這邊一時半會兒不會有結果,而朱元璋那邊,則是在拿下了太平之後,調動所有兵馬,直撲金陵!

就在誓師出兵之前,朱元璋宣佈成立太平興國大元帥府。

和歷史上的太平興國翼元帥府差了一個字,毫無疑問,這也是張希孟的建議,翼元帥府,也就是說可以分成左右,前後,甚至更多,稱為諸翼元帥府,分置元帥將領,統御兵馬。

本著尊無二上的原則,張希孟直接建議成立大元帥府,在大元帥府之下設立統軍司,然後分置指揮使,直屬大元帥,統領諸軍。

張希孟設定的官制,總是能滿足老朱的心裡,因此他欣然接受。

在正式進攻金陵之前,朱元璋決定暫時任命十位統軍指揮使,作為諸將表率。

“十個指揮使,十營兵馬,以天干為序列。這甲字營,咱要給揚州的湯和!他跟著咱最早,立功也多,當年咱才是九夫長,人家一個千戶就對咱唯命是從。這份恩情,咱永遠記在心裡頭。”

聽到老朱的話,大傢伙也都心服口服,湯和的資歷的確擺在這裡。

“這乙字營的統軍指揮使,就是徐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