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擊潰元軍,最大的收穫是超過兩千匹戰馬。
常遇春這些人終於能換上四條腿了。
朱家軍一向如此,花雲的騎兵也是繳獲來的,現在輪到了常遇春,第一支騎兵終於要誕生了。
大傢伙歡天喜地,消化戰果。
突然有訊息傳來,又出現了一支人馬。
張希孟一驚,難道是元軍又來了?
他們此刻疲憊不堪,如果立刻投入戰鬥,非常不利。
不過很快張希孟就得到了訊息,來的竟然是朱升。
老頭帶著池州兵來了,人馬不多,卻也有五六千人。
“張經歷,這位是池州守將,叫黃振。”朱升引薦道。
為首將領立刻過來躬身施禮,“見過張經歷,罪人原本在楓林先生門下讀書,後來紅巾軍起,就招募鄉勇,守土自保,後來被元廷任命,守衛池州。不過罪人雖然當了元廷的官,但是卻沒有給他們做事,只是守著池州,日夜期盼明主……如今楓林先生親至,曉以利害,罪人願意歸順,還望收留!”
張希孟點頭,“黃將軍順天應人,此舉更是功德無量,主公必定會重賞的。”
安撫了黃振之後,張希孟又跟朱升聊了起來。
眼下江南的朱家軍已經超過了一萬五千人,攜著新勝之威,攻取太平,希望不小。
而一旦拿下了太平,和州的元軍就成了喪家之犬,雖有十萬之眾,必定全軍覆沒!
朱升想了想,雖然有機會獲勝,但是老頭覺得還是應該穩妥起見。
“大江阻隔,最難的就是默契配合。如果我們倉促進攻,萬一和州元軍回兵,毫無準備,必定大敗。”
朱升道:“老夫的意思是一面向主公報捷,一面徐徐進兵……張經歷正好發揮自己的本事,可以大肆收攏銅陵、池州等地的兵馬,不斷聚集勢頭,向太平路壓過去。同時等候上位的意思,再準照命令列事,則無往不利!”
張希孟點頭,“果然是老成持重,就按楓林先生的意思辦。”
張希孟一轉身,對著李文忠道:“行了,這次你立了大功,就代表我,去給主公報捷吧!”
李文忠還略有些不好意思,讓他去見舅舅,吹噓自己的戰績,是不是太不謙虛了?要不換一個人也行啊!
張希孟看著他發笑,“讓你去你就去,主公看見你,只會歡喜的。”
李文忠這才答應,他立刻動身,乘坐廖永安準備的快船,渡過長江,直奔和州,一想到即將見到舅舅,心裡熱乎乎的,雖然分開沒有多久,但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太多了,正好跟舅舅聊聊!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