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仲文沉默,陶世恩則是震驚之色。
因為這兩位走了進來,並非想象中神祇與護法神將,一前一後,主次分明的關係……
而是並肩舉步,直入大殿。
這李時珍何德何能,居然能與神仙並行?
「跟著我步伐,目不斜視,往前走就是!」
「別想那麼多,別害怕,回去給你吃好吃的……」
他們卻不知道,龍女看到殿內這麼多陌生人,都要自閉了,險些扭頭離開。
幸虧李彥早有所料,在寶船上就哄了一陣,現在又一路領著,傳音安撫,才讓龍女板著小臉,緊張兮兮地進了皇極殿。
相比起來,李彥面容澹然,來到這座最能代表大明朝政治中心的地方時,聯想到後世的故宮,還是頗為感觸的。
水滸世界的大燕,也是定都北京城,建造的皇宮同樣稱為紫禁城,可無論是佔地範圍,還是宮殿格局,都應時代要求,有了自身的特色。….
與後世故宮更為接近的,自是明朝紫禁城,比如現在這座皇極殿,就有一個普通人都熟悉的名字,太和殿。
去北京故宮遊玩,必然要來的景點,象徵著皇帝寶座的龍椅就擺在殿上,雖然只能隔著圍欄遠遠觀看,但也足夠讓人感懷的了。
而後世那一座,恰恰就是如今高臺之上的髹(xi)金漆雲龍紋寶座。
整體是圈椅式,有四根支撐靠手的圓柱,上面凋飾十三條金龍,椅背正中立著一條正龍,環視四方,神態威嚴。
材質是由小葉紫檀、金絲楠木、樺木三種木材製作而成,看上是金色,但並不
是黃金,而是髹木為金,也就是將金粉用絲棉拂掃到上了膠的木製龍椅上,罩一層透明的漆,形成全金打造的效果。
在龍椅的背後,圍有七扇同樣髹金的大屏風,上面也凋飾著數十條龍形,李彥還記得,故宮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過,龍椅和屏風上凋飾的金龍總計有八十條,但要九九歸一,座椅和屏風上缺少的那條龍,正是指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也就是天下至尊,真龍天子。
現在這位大明朝的至尊天子,就站了起來,身體緊繃,面目複雜地凝視過來。
嘉靖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面對這位神龍。
主要是禮儀。
如果按照千年前神佛還在時,四大部洲皆重神仙,即便是東土大唐,觀音菩薩現身時,都有「唐王禮拜,文武跪地」。
那固然是表達尊重與謝意,畢竟觀音指點迷津,取大乘經三藏,超度孽苦昇天,而現在龍女停歇大雨,使得京師免於水澇,同樣是大恩,嘉靖是不是也該禮拜一下,更要讓文武百官同時跪地?
他甚至真的有這個想法,祭天時皇帝依舊要拜下,只要能成仙得道,向龍女磕一個,固然心理上不太樂意,但也能忍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