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雖惡劣,可詩卻是好詩,如果知道原作者是誰,我必然要親自前往拜訪。”高文寵負手道。
王喚沉默不語,心中似乎也這麼認為。
兩位國之重臣就在汴梁城外漫無目的的散步,偶爾交談兩句,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各自思考內心的問題。
只是他們都在不約而同的做同一件事,那就是時不時回頭看一眼汴梁城。
不知走了多久,高文寵突然開口問道。
“宣神臺即將竣工,喚之,你可有什麼打算?”
宣神臺,是皇帝趙朔欽命建築的一座高臺,不久的將來,皇帝將會親自站在那裡,對京城百姓宣告大宋就此依附十二神宮,成為這個西方組織的附屬國。
這一天的到來已經不遠矣,而這兩位文官之首,依然對此持反對意見,可終究抵不過皇帝的一意孤行。
一旁,王喚冷笑了一聲。
“我已然寫好了辭呈。”
高文寵聞言沉默,低頭看著腳下的路,似乎在沉思著什麼。
而王喚卻神色不變,眼神中卻隱約閃動一絲憤然。
從三品的官位說辭就辭,這位御史大人說的絕非氣話。
兩人又走了百步,似乎是覺得氣氛太凝重,王喚開口問道。
“宮臺,你有何打算?”
宮臺是高文寵的字,一般是讀書人及冠之後由族中長輩或者老師贈予,一般作為尊稱或者好友之間的稱呼。
而王喚的字就是“喚之”。
“你倒是說辭就辭,我就沒那麼容易了,王朝將來的走向已定,陛下的心意絕無迴轉的可能,比較起皇帝,他或許更希望做一個長生不老的神仙,而我們都知道陛下修仙的天賦極差,否則也不可能修道十幾年都毫無建樹,唯有這藉助外力一途。”
王喚看著高文寵說道:“既然陛下不聽你的,那你還留著作甚,不如與我一起歸隱山林,眼不見心不煩。”
高文寵搖頭“我已經照看了朝廷十幾年,雖無逾矩之心,可終究沒你這般灑脫,就算是死,我也要看著這個國家,有我在朝廷周旋,或許將來還有挽回的餘地,不至於讓我大宋朝亡國滅種。”
這回換做了王喚搖頭,他已經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說,只是話鋒一轉,提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我走以後,囚禁在大理寺的出家人,還有被朝廷盯上了江湖人士,你需得盡力護持。”
高文寵點了點頭。
“好。”
此後,二人就再無攀談之意,只是漫無目的行走在城外的土地上。
不知不覺,他們就來到了一座小破廟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