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帝趙朔沒有讓他起來,而是擺手道。
“將昨晚發生的事詳細講一遍。”
聞言,王明立即把昨晚東城門鬧鬼的事情仔細的重複了一遍,從陰兵憑空出現,再到古符被一箭射成灰燼,再到最後陰兵們憑空消失。
這個過程雖然短暫,可透過王明的描述,似乎把朝臣們帶入了當時的場景,期間有不少位高權重的大臣倒吸一口涼氣,膽小的已然嚇到臉色煞白。
而高臺上的趙朔卻沉著臉,顯然發生這樣的事令他心裡十分不痛快。
此時正當重要時刻,大宋朝馬上就要舉行國典,宣佈舉國投入十二神宮麾下,迎接神使入朝執事,為這個國家帶來新的希望,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了自己的長生願望。
在這個節骨眼發生鬧鬼的事,而且還在東城門出現上萬鬼魂,如此大凶之兆一旦傳出去,大宋王朝內那些反對投效神宮的文武官吏,以及民間文士江湖武夫必將借勢而起,站出來憑藉此事大作鼓吹。
五年前再理朝政,徽帝趙朔就告訴自己,天下乃他一人之天下,他喜歡這種一手控江山的感覺,所以才希望能夠長生不老,永遠享受人間富貴。
可事實上,天下並非他一人之天下,總有不畏死的人站出來發出自己的聲音,自從投效十二神宮的旨意下達,朝堂上雖然罕見反對的聲音,可在民間卻有不少文人攥寫文章抨擊他,更有江湖武夫站在大庭廣眾下指責他是昏君。
對此,他又不能一道聖旨將其斬盡殺絕,否則激起國民牴觸,情況極有可能觸底反彈,對於這項計劃更加不利。
所以他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架設兩座高臺講經,慢慢從思想上滲透。
再從十二神宮求來更加精密的造紙術,在上面印刷十二神宮的宣傳圖,以此激發文人的好奇心,畢竟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文人能對文房四寶免疫,一張好紙對文人而言可謂貴如金箔。
原本事態一片大好,徽帝趙朔下旨命工部建造的宣神臺也將要竣工,到時君民同處,舉國可見,挑選一個良辰吉日把事這麼一宣佈也就成了,
可偏偏這時候東城門鬧了鬼,而且還差點攻城,徽帝趙朔內心極度壓抑,甚至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白費了。
正所謂煩什麼來什麼,徽帝趙朔心裡正煩悶難解的時候,臺下有一位身披紫色官袍的文官出列。
此人蒼髯灰髮,面如溝壑,胸前繡著飛禽仙鶴,正是從二品御史大夫王喚,負責監督當朝丞相高文寵,同時也協助丞相檢察百官。
王喚大步出列,一臉正色的來到群臣最前,對徽帝趙朔恭敬道。
“陛下,國都出現如此凶兆,必定是天意使然,不願我大宋朝投入西方蠻子的麾下淪為附屬國,那些亡魂必定是追隨太祖皇帝打江山的將士,重返人間是為了提醒陛下慎重啊!”
聞言,朝堂一片寂靜,五年以來王喚是第二個把反對投效的意見當堂說出口的。
而第一個則是一位內閣大學士,此人在五年前已經被當堂拖出去施以烹刑,家中亦被抄家,只是沒有滅族。
此時,龍椅上的趙朔一張臉陰沉的幾乎滴出水,目光冷冷地注視著臺下的老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