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轉過神來,洛陽已經被晉軍攻陷了。
天心閣內,李曄冷笑道:“李存勖攻打洛陽,心思非常明顯了,意圖把大唐擋在外面,自己慢慢吃掉黃河兩岸。”
不得不說李存勖的胃口很大。
洛陽早就是大唐砧板上的魚肉,馬逵、張敬達都是皇城司秘密滲透的梁軍將領。
在洛陽已經宣佈歸唐後,李存勖仍然橫插一腳,其心可誅!
李巨川道:“洛陽如此輕鬆被晉軍攻陷,臣以為其中有詐。”
“或許是朱溫故意放棄洛陽!”周雲翼道。
李曄揉了揉額頭,自從回到長安之後,後宮朝堂就一直不安寧。
清流們仍在嚼舌頭,裴貞一等妃子們也看準機會,大獻殷勤。
儘管李曄一直想補償皇后,不過皇后卻一直在疏遠自己,一心吃齋唸佛。
李曄也是男人,也有需求不是,跟裴貞一張氏姐妹胡天胡地之後,就感覺身體有些吃不消了。
李曄暗暗警覺,行百里者半九十,還沒到能躺贏的時候,朱溫不行了,但李存勖更加兇猛。
周雲翼的話提醒了李曄,看了看地圖道:“不排除這種可能。”
朱溫這是在玩戰略收縮,丟擲一根骨頭,李存勖就咬上來了。
李曄的目標是重振大唐,李存勖的目標絕不是縮在河東,觀其上位以來的種種行徑,攻打盧龍,掃平漠南,侵犯成德,一直動作不斷,這樣的人這樣的勢力會跟大唐和平共處?
即便李存勖想,李曄也不願意,除非李存勖願意來長安當個閒散王爺。
不過很可惜,這是天方夜譚。
也就是說,河東與大唐遲早翻臉。
李曄閣中踱著步子,大唐能再起,一方面是李曄熟知歷史程序,敢於玩命,火併韓建、李茂貞,另一方面是與李克用抱團取暖。
不得不承認,與河東關係的穩定,是大唐崛起的前提條件。
但,那是當年。
天下萬事萬物,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大唐與河東的關係也在變化之中。
儘管遠未到臨界點,但這種趨勢已經出現。
朱溫放棄洛陽是陽謀,李曄不願看到朱溫吞併領河北,同樣,李存勖也不願看到李曄吃掉汴梁。
這些年大戰不斷,關中動不動來個大小乾旱,糧食沒有存續,百姓仍有啼飢號寒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