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知道這些戰爭只是開胃小菜。
唐軍想要站穩江南,就必須與梁軍一戰。
同樣,梁軍想坐穩江北,也需與唐軍一戰。
如同兩頭猛獸在新的叢林裡確定自己的領地。
這時代戰爭決定一切。
朱溫既然在壽州,李曄就不能不動了。
狂風起於大別山之南,數不盡的唐軍像螞蟻一樣湧動。
大別山之北的霍山,李神福長子李承鼐第一時間開門迎李曄入城。
“黃頭軍副指揮使李承鼐拜見陛下!”李承鼐極具武人風範,高大魁梧,丰神俊朗,大異淮南子弟。
李曄笑道:“將軍免禮,朕在關中,亦聽聞將軍父子之名。”
這個李神福倒是有意思,不聲不響的就給自己兒子留了一條後路。
當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李承鼐滿臉紅光,“些許薄名,不足入陛下之耳。”
李曄哈哈大笑,如今南有周本、張訓、柴再用、呂師周等將歸附,北有李神福、朱瑾、李承嗣等大將歸心,梁軍只得了地利,而唐軍佔了天時與人和。
霍邱一戰,不僅要救回諸將,還要給朱溫一個響亮的耳光!
擋在霍邱之前的是平淮,兩年之前,朱溫大敗於此。
現在集結重兵,妄圖在此攔阻唐軍。
“末將願領一軍,攻陷平淮!”韓遜慨然道。
韓遜當年在虢州受重傷之後,一直在長安修養,後來其父韓遵死難,心灰意冷,李曄重建大唐六軍,沒有忘記他,他把提拔為驍騎軍副指揮使,也算是對得起他當年的功績。
“不,這一戰我們不需著急。”李曄拒絕了他的提議,“如今優勢盡在我軍之手,申州在左,舒州在右,牙內軍與黑雲長劍都清掃江北,李神福將軍未露敗象,朱溫都不急,我們何須著急?”
韓遜拱拱手,“末將受教。”
還有一個原因,由於大別山的阻隔,物資糧草運送緩慢,唐軍的力量還在集聚當中。
如今的形勢就像兩個生死仇敵,面對面拔刀站著,看誰先沉不住氣,以及誰先出錯。
平淮城裡,聚集三萬梁軍。
而霍山的唐軍,加上李承鼐的淮南軍,超過五萬,並且還在增多。
梁軍終於沉不住氣,朱溫提拔淮南降將陳璋為水軍指揮使,令臺濛舊部溯江而上,強令朱延壽出濠泗,一同攻打霍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