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強盛了,心思也就活了,德宗朝二帝四王之亂起,回鶻人支援朱滔,意圖趁中原大亂,再撿一個大西瓜,五萬大軍挺進河北,被李振的曾祖李抱真以及王武俊暴打。
站在國家的層面,對於敵人,必須冷血無情,這是李曄在這個時代學到的。
張承奉是幸運的,沾了大英雄張議潮的光,還沒有李曄定為敵人,只當是個叛逆期的逆子。
必要準備還是要做的,從天唐府進入瓜沙二州,有兩條路,一條北上大斗谷,經河西走廊,一條是走茶馬古道,從青海之北繞過祁連山東麓,走羌中道入沙州!
當年吐蕃大軍也是沿著此路北上。
李曄下令河隴的唐軍停止打獵,迴天唐府待命。
一個月後,斥候傳來的訊息令李曄大跌眼鏡,歸義軍攻破伊州!
李曄與李巨川面面相覷。
在李曄心目中,西域各勢力中,歸義軍最為弱小,畢竟只有瓜沙兩個綠洲,兵馬不到兩萬,怎麼就打下了回鶻人防守的重鎮伊州?
李曄甚至懷疑是斥候弄錯了。
不過從西域陸陸續續回來的斥候,帶來了更全面的訊息。
原來是喀喇汗與西州回鶻起了衝突,兩邊由小規模衝突爆發為大戰,歸義軍趁機背刺伊州。
“看來天不亡歸義軍。”李巨川乾笑兩聲。
李曄記得歷史上,歸義軍一直縮在瓜沙二州,從來沒有把手伸出去過啊。
事情已經發生,他只能接受現實,“能攻下伊州,歸義軍戰力並不弱。”
李巨川卻道:“絕非如此簡單,張承業偷襲伊州得手,回鶻人豈能善罷甘休?依臣所見,更大規模的戰爭隨後而來。”
李曄點頭同意了他的判斷。
伊州即為後世的哈密,瓜果遍地,與西州的草原連成一片,回鶻人豈會無動於衷?
直到入冬,回鶻人的反攻還未到來。
歸義軍的戰歌就響徹西北:西掃天山瀚海軍,北定燕然陰山道,南盡戎羌川藏定,萬里疆域歸太平!
才打下一個伊州,就這麼狂了?估計若不是看在大唐的份上,河隴也在他的規劃內。
連蜀川都在其口號內,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堪稱一代地圖開疆的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