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中月橫在傅君瑜的玉頸上,徐子陵的劍指直指傅君瑜的心口,傅君瑜左手掐劍訣,距離徐子陵的咽喉不足三寸,右手寶劍遙指寇仲的心臟。
寇仲徐子陵輕輕一揮手,便能取走傅君瑜的性命,但傅君瑜臨死之前,也能至少帶走一個人。
當初領悟井中月狀態的時候,徐子陵曾經問過寇仲一個問題:如果我受傷瀕死,你還能維持井中月狀態麼?
寇仲當時的答案是不能,現在仍舊是不能。
正是因為看到傅君瑜的劍指點向徐子陵的咽喉,他情急之下無法維持井中月狀態,這才慢了半招,使得最後一擊沒有揮出去。
徐子陵同樣如此。
寇仲對於兵法有天生的敏銳,註定要帶兵打仗,豪氣沖天的同時,思維也更加的理性。
徐子陵卻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感覺來了,那便什麼都顧不得。
原劇情中徐子陵被師妃暄和梵清惠當成傻瓜一般忽悠,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半晌,王通嘆道:“今日聽聞此合奏,以後恐難再有佳音聽得入耳。”
歐陽希夷道:“青璇仙駕既臨,何不進來一見,好讓伯伯看你長得有多少像秀心。”
當年慈航靜齋兩個傳人,碧秀心,梵清惠。
不管是武功還是江湖聲望,碧秀心都強於梵清惠。
當時的江湖人提到靜齋仙子,十有八九想到的都是碧秀心。
只可惜,碧秀心遇到的既不是龍鷹,也不是龐斑,而是石之軒這個坑貨,不僅沒能得到半點榮耀,反而悲哀慘死,一切勝利果實都便宜了梵清惠。
看王通和歐陽希夷的表情狀態,不用說,年輕時必然是碧秀心的追求者。
石青璇嘆道:“相見不如不見,青璇奉娘遺命,特來為兩位世伯吹奏一曲,此事既了,青璇去也。”
眾人出言挽留,石青璇卻沒有現身。
作為石之軒的女兒,石青璇雖然不喜練武,武功卻也不俗,尤其是輕功身法,更是高深莫測,幾個閃身便消失無蹤。
確認石青璇不會現身,眾人這才回過神來,看向正在對峙的三人。
呂雲澄道:“鬆開,都鬆開。”
寇仲徐子陵立刻鬆手,老老實實後退數步。
傅君瑜雖然仇視中原人,但見識了呂雲澄方才那一劍,也不敢稍有不敬,問道:“你要親自出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