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三章 天變(大結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天變(大結局) (1 / 2)

紹定六年三月,也就是在高懷遠還京一個月之後,趙於芮便再次在大殿上召見了朝中文武百官,以其兄趙昀所為有負與天下人心,以趙氏家族德行已不足以掌控天下為由,昭告天下宣佈他將退位,並且將皇位禪讓給了高懷遠。

高懷遠在朝中大臣多次勸進之下,才“勉為其難”接受了趙於芮的禪讓,在臨安城黃袍加身登基稱皇,接受百官朝拜,而趙於芮被封為逍遙王,移出皇宮遷至慶元府安置,其母全氏也隨行遷至慶元府由其奉養。

高懷遠登基當日,定國號大華,改元中興,自此大宋也徹底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

大華中興元年五月,大華軍經過一冬休整的之後,再一次發動北伐,並分三路進擊燕雲等地,

而蒙古國內,在窩闊臺兵敗之後,蒙古軍已經元氣大傷,窩闊臺領不足數百殘兵撤回草原之後,蒙古國內局勢頓時動盪了起來,草原中到處傳出了流言,直指拖雷之死乃是窩闊臺下毒所致,原來不服窩闊臺的王公貴族們紛紛要求窩闊臺退位,另選大汗,窩闊臺為維持其汗位,於是糾集族內支持者,對這些反對者展開了一場殘酷的鎮壓,拖雷之子蒙哥被反對者推舉為大汗,率軍以報父仇為名,領兵和忠於窩闊臺所部展開了激戰,蒙古草原頓時大亂,群龍無首的鎮邊蒙古軍無力阻擋宋軍的猛烈攻勢,紛紛落敗,最終撤出關內,中興元年十一月,燕京被宋軍攻佔,進而十二月間收復燕雲全境,數百年之前被石敬瑭獻給遼國的燕雲十六州自此也重歸漢人懷抱,舉國再次振奮,無數百姓遙拜皇帝,山呼萬歲。

中興二年,七月中旬,大華皇帝高懷遠宣佈遷都北上,將都城定都在燕京城,燕京改稱北平,自此大華政治中心離開了江南,北移到了北方,太祖有言,天子守國門,只要高家還有一人尚在,便絕不能再讓外虜踏入關內半步,國民更為之敬嘆。

而飽受戰火摧殘的中國北方地區,在大華國遷都北上之後,再一次開始繁榮了起來,南北通商,商旅貨物不絕於途,大批旅居南方的漢人開始舉家北遷,還於故土,使得因為戰火而人口凋敝的北方人口數量開始迅速恢復,北方的經濟也開始在這些漢人的返回後,大幅度的興盛了起來。

中興三年,宋軍西路軍元帥嶽琨、副帥黃嚴率軍橫掃整個西夏國舊土,將盤踞在這一帶的蒙古軍盡數逐回了草原,將大華疆土西退千里有餘。

同年,大華徵調各式戰船千條,在大華國徵北元帥華嶽、副帥周俊的率領下,由密州板橋鎮出發北上,數萬大華軍在遼東半島登陸,而且歷史上首支成建制裝備的火槍隊也被投入到了戰場上,兇悍的火槍齊射,讓前來迎戰的蒙古大軍傷亡慘重,結果僅用了半年時間,便將整個遼東攻陷,蒙古大軍在火槍陣列前面,他們的騎兵戰術徹底宣告完蛋,根本無法和宋軍相抗,遼東一帶的蒙古軍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損兵折將非常多,以至於使之頓時一蹶不振,再也無法和宋軍相對抗了。

中興四年,一路宋軍在討寇元帥付大全的率領下從山海關出發,用時三個月,便打通了中原和遼東的聯絡,與已經佔據遼東的大華軍匯合。

中興五年,蒙古大汗窩闊臺在爭奪汗位的戰爭中兵敗身亡,蒙古諸部被拖雷長子蒙哥統一,當年大華派出悍將黃嚴掛帥,領四萬鐵騎進入草原,對蒙古汗國進行征討。

蒙古汗國因內戰消耗巨大,再也無力和武裝到牙齒的大華軍對抗,經歷數敗之後,不得不舉族西遷,放棄了他們賴以生存的草原,許多部族來不及隨蒙哥汗遷走,不得不臣服於大華軍鐵蹄之下。

同年,遼東以北諸部也歸服於大華國,大華國皇帝下旨在草原中心建立一座大城,定名為定北城,設定都司派漢人為官,監管草原諸部,同時移十萬大華軍進入草原,自此蒙古草原徹底安定下來。

同年,高麗國向大華稱臣,大華解散了高麗軍,派軍入駐高麗國內,並且開始移民至高麗國境內,假以時日,其自然而然的便融入到了大華國之中,雖然招致了高麗國內一些“愛國義士”們的反對,但是在大華軍的鎮壓下,這種反對的聲浪很快便徹底消散,自此北方大定。

蒙哥汗率部西遷並未就此完結,大華軍一路在猛將周昊的率領下一直緊隨其後,追索其蹤跡向西挺進,使其不得不一路向西逃離,大華中興七年,大華軍一路在周昊的率領下,收復西遼舊土,將蒙哥汗所轄的蒙古殘部再次逐離這一帶,使之被迫西逃,從此再無勢力可以威脅大華。

中興十年,大華國境域早已遠超漢唐,而此時大華皇帝高懷遠卻丟擲了一套新政,再一次震動了大華上下。

在皇帝的主持下,大華國設立政務院、監察院等新的部門,重新劃定六部職責,重修大華律令。

在政務院設定內閣總理大臣一名,分設副總理大臣數名,分管各項政務,以監察院監察百官,行執法權,刑部劃歸監察院所理……大華各地軍政分治,軍不幹政政不幹軍,各行其責。

而高懷遠丟擲了一部大憲,將權利下放到各個部門,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各自有部門負責,大華國初顯出三權分立的局面,讓他的大臣們忙活各自的事務,而他則悠然當他的甩手掌櫃,沒事便琢磨一些新的事情。

新政一出,舉國大震,有人竊喜,有人埋怨,也有人想不通,總之不明白高懷遠為什麼忽然間甘願放棄大權把自己架空起來。

於是有某個長相像個奸商一樣的傢伙,自認為最得高懷遠信任,便主動出面跳將出來找到高懷遠向其詢問原由。

而高懷遠捋著鬍子笑道:“權利這東西是很不錯,但是你要記住,權利這東西能幫人也能害人,太大的權利只能令人瘋狂!

更何況朕的天下現如今如此之大,以朕一人之力,豈能治理得了?於其我一人累死累活,倒不如讓大家齊心協力來共治天下,我也落得一個清閒,還不負國人之眾望!我又何不為之呢?

更何況當明君不易,朕能保證自己不昏,又豈能保證我百年之後子孫不昏呢?所以天下事還是讓天下人來做吧!唯有如此,我大華才可長治久安,千年不衰!

朕之想法現如今你等還不甚明白,但是假以時日之後,你們子孫自然會明瞭朕的心意的!

此事休要再提,新政不容更改,務必要堅定推行下去,現在朕正忙著琢磨其它事情呢!休要再來煩朕!”

“但是陛下您連後宮也不招納,更不設立內侍,也不留用黃門,如此怎麼能行呢?”某人還是一頭霧水,有些抓狂的不肯離開,情急之下連後宮的事情也提了出來。

“天下美女無數,朕豈能見一個愛一個?老婆多了有什麼好處?朕現在後宮有兩個都擺不平了,你還想給我找麻煩不成?要太監幹什麼?我難道對自己的老婆還沒信心嗎?給我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