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遠聽罷之後,心裡面便偷笑了起來,正瞌睡呢楊妙真便給了個枕頭,昨天黃嚴還找他出謀將楊妙真母子帶到城下,讓城中的李全軍看看,他們的主母都已經歸降了大宋了,以此再打擊一下李全的軍心。
但是高懷遠擔心楊妙真性格剛烈,不答應這麼做,反倒可能起到反作用,今天楊妙真自己請命去城下勸降李全軍,這豈不是正中他的下懷了嗎?
但是高懷遠還是欲擒故縱道:“李將軍這是人各有志,李夫人也莫要太過生氣了,現在他和我是敵我兩方,這麼做也無可厚非,李夫人倒也不必太生氣!”
楊妙真立即站了起來,對高懷遠說道:“將軍莫要這麼為他開脫,我家夫君卻有不對之處,現在招致將軍率軍來討,也是應當,我們夫妻當年起事抗金,並未想過什麼榮華富貴,也更未想過坐地為王,即便當初朝廷行事有些不對之處,現如今新君登基,我家夫君還是執迷不悟就怪不得將軍你們了!
城中將士也並非都是他李全的麾下,還有不少人乃是妾身所率將士,他李全生死倒也罷了,反正他也不念及我們母子死活,倒是此戰一開,城中不少並無反意的弟兄們也會因此受累,既然李全不降,那麼我也不願看著以前的老弟兄們隨他受累。
請將軍準我出營一趟,去再勸說一番我家夫君以及城中將士,最好能讓他們幡然悔悟,獻城投降為好,假如不成的話,將軍再行開戰也不遲,望將軍能答應妾身這個請求!”
高懷遠這才沒什麼好說的了,他也看出楊妙真已經被李全激怒,這李全也確實過分,楊妙真親筆信已經送入城中多日了,李全不但沒有一點緊張他們母子的意思,反倒將他派去送信之人當場斬殺,人頭還懸在了城頭上面,明擺著就是向宋軍示威,要是換成別人的話,一怒之下說不定就將楊妙真母子一刀斬了,人頭丟入城中,李全這麼做等於就害了他們母子,也難怪楊妙真會如此生氣,換成任何人都會覺得心涼的。
於是高懷遠點頭答應了下來:“既然李夫人心意已決,那麼我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我這便命人給夫人備馬,請二位公子過來,請夫人稍候片刻!”
說罷之後,高懷遠立即親自陪同楊妙真,帶了楊妙真兩個兒子一起點齊了三千兵馬,出營擺開了陣勢。
倒不是高懷遠不放心楊妙真,他擔心的是李全看到楊妙真之後,會派人突然衝出來營救他們母子,亂軍之中一旦傷了他們母子的話,恐怕事情就不好辦了,故此才點了兵馬,列開陣勢,為楊妙真觀陣。
楊妙真還向高懷遠討了她趁手的梨花槍,高懷遠也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楊妙真很是感動高懷遠的信任,立即回她的帳中換上了一身甲冑,頂盔掛甲翻身上馬,便隨著高懷遠一起出了大營。
一到城下,楊妙真便催動戰馬來到了西門之外,將手中梨花槍朝城頭一指,大聲喝道:“今日是何人當值?快快出來應話!”
楚州城西面城牆上的守軍一看到宋軍出營,在西門外擺開陣勢,便立即都緊張了起來,他們以為宋軍將會發動進攻,於是趕緊都備好了弓箭等物,打算開始抵抗宋軍攻城,但是沒成想忽然間從宋軍陣中衝出來一員女將,並且來向他們喊話,於是定睛一瞧,紛紛大驚失色。
楊妙真乃是李全軍中的第二號人物,這兩年雖然不怎麼在軍中走動,但是軍中上下軍官們又豈能不認識她呢!這些天宋軍天天叫嚷說他們的主母已經投順宋軍,但是李全卻一再闢謠,說這是沒有的事,可是今天當他們看清了從宋軍之中衝出來的這員女將之後,頓時都認出了楊妙真的身份,當即便一片譁然了起來。
看到城上一片混亂,當值的軍官於是趕緊登城觀看,一看之下也嚇了一跳,趕緊趴在城牆上對楊妙真叫道:“在下劉楊,參見恩堂大人!”
楊妙真抬頭望去,這個劉楊她當然認識,此人乃是李全嫡系手下,現任軍中偏將,於是點點頭道:“劉楊你聽了,現在立即去讓你們主公出來見我,我在此等候著他!”
劉楊聽罷不敢怠慢,他自己不敢擅離城門,趕緊派了一個親兵以最快的速度去城中找李全稟報此事,現在他也有點慌亂,因為李全一直在說楊妙真現在宿遷城中,正在調兵前來楚州增援,而突然間楊妙真出現在宋軍之中,這便打破了李全的謊言,這一下對於他們軍心士氣可又是不小的打擊。
李全這個時候也很忙,正在和幾個親信將官商議如何破敵之策,忽然間親兵在門外通傳,說城西當值的劉楊派人說有急事要稟報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