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稻宋應星原文及翻譯> 第一百一十二章 發兵鄂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二章 發兵鄂州 (1 / 2)

果不其然的是和趙方預料的一樣,金國即便到了此刻依舊是滅宋之心不死,金宣宗新年剛過,不顧山東河北危局,居然再一次著令僕散安貞率軍攻宋。

而就在去年也就是嘉定十三年間,金國的局勢更加惡化,蒙古軍大舉南犯金境,鐵蹄幾乎踏遍了河北山東諸地,金宣宗也看明白了術虎高琪的險惡居心,下令誅殺了術虎高琪,但是對於攻宋之策卻並未改變主意。

在他和部分金國大臣看來,金國北方是沒指望了,要想令金國苟延殘喘下去的話,只有儘快拿下南宋,然後將疆土南擴,增大金國防禦縱深,也好以江淮天險來對付蒙古大軍的鐵蹄。

於是乎金宣宗完顏珣待到北方局勢稍緩一點,便馬上派僕散安貞南下攻宋,僕散安貞無奈之下,只得率他麾下的花帽軍出息州(今河南息縣)南下,二月間在一舉在淨居山寺大敗宋軍一部,並且很快便揮軍攻取了宋軍控制下的黃土關,再一次叩開了南下的大門,兵鋒直指黃州、蘄州兩地。

訊息立即便傳入到了鄂州,並且在鄂州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恐慌,因為黃州就在長江北岸,和鄂州隔江相望,只有一水之分,這次僕散安貞率軍沒有從棗陽一帶進軍襄陽,而是改道黃州,一旦黃州失守的話,等於長江上的重要門戶便被金軍叩開,差不多算是在沿江防線上插了一把刀子。

而此時宋軍大多集結在襄陽、棗陽、唐州、鄧州一帶,黃州和蘄州的兵力不足,而鄂州暫時除了水軍之外,基本上兵力也處於空虛狀態,一時間人心惶惶,有點不知所措了起來。

而趙方畢竟也算是久經戰陣的老薑了,比起一般人要穩重許多,思量之後,立即著令襄陽大軍向黃州方向馳援,棗陽軍的孟宗政部調遣忠順軍東進,對金軍側翼形成威脅,同時著令駐屯軍水師沿江加強防範,即便黃州有失也不能讓金軍渡江而過,進擊鄂州。

除此之外,趙方為了增強鄂州的防禦,再一次下令在京西路一帶諸州縣徵調鄉勇赴鄂州馳援。

二月末趙方手令便下達到了大冶縣,放在了高懷遠面前,另外傳令之人還專程給高懷遠捎來了趙方的口信,因為趙方知道京西路一帶諸縣之中,鄉勇戰力最強的應該就算是高懷遠所在的大冶縣,故此口信中讓高懷遠儘量徵調大冶縣境內鄉勇奔赴鄂州馳援,協助鄂州駐屯軍防守。

高懷遠對迅速變化的局勢也有點措手不及,因為他年後各項事務剛剛展開,各鄉弓箭社剛剛春忙結束,正待全面展開訓練,部分鄉里面的農忙還尚未結束,此時卻遇上了這等緊急的事情,徵調鄉勇出征難度不小。

而此事對於劉知縣來說,更是讓他手足無措了起來,這種兵家之事他完全是個外行,主要都靠高懷遠替他打理這種事務,所以趕忙找高懷遠商議此事。

“高縣尉,依你看來本縣能徵調多少鄉勇前往鄂州馳援呢?金軍會不會這次攻過長江?假如本縣鄉勇盡出的話,一旦金軍過江的話,本縣又有何所持呢?”劉知縣一看到高懷遠,便迫不及待的問道。

其它幾個縣衙的同僚們也都紛紛瞪大眼睛望向了高懷遠,他們現在各個都有些惴惴不安,生怕金兵一旦過江,打下了鄂州,大冶縣將首當其衝成為金軍攻掠的目標,所以這會兒都很矛盾,不知道該不該抽派大量鄉勇前往鄂州馳援,從私心上來說,他們是希望少抽調一些鄉勇,一旦金軍渡江的話,大冶縣還能有所仰仗,至少留下一些鄉勇防守縣城。

高懷遠頗有點鄙視他們的這種想法,但是臉上也沒有流露出來什麼,低頭思量了一下之後,抬頭朗聲答道:“諸位大人不必太過擔心,此事以在下看來,金軍基本上沒有渡江南下的可能!首先金軍雖然是金國名將所率精銳不假,但是金軍實力並不強,而且他們缺乏水軍船隻,更不善於水戰,即便是打下黃州、蘄州等地,也只能望水興嘆罷了!

何況宋軍在江北實力並不弱,金兵這次出兵數量有限,即便他們攻下黃州,也不敢貿然渡江,一旦我們江北宋軍馳援趕到黃州一帶之後,從背後截斷了他們的退路的話,金軍恐怕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故此金軍主將僕散安貞定不會做除此蠢事的,何況鄂州城池堅固,背山面水易守難攻,金軍即便能渡江,也無砲車等物攻城,故此諸位大可不必過於擔憂此事了!

至於徵調鄉勇奔赴鄂州馳援一事,在下想來倒也不會對本縣造成什麼太大的影響,現在春忙已經基本結束,馬上進入農閒季節,而這次前往鄂州馳援,危險程度遠沒有以前到襄陽高,可能也只是在鄂州一帶佈防一段時間,金兵一退,便會回來的!

而退一步來說,一旦金軍渡江的話,鄂州現在兵力不足,一旦讓金軍奪佔了鄂州的話,等於我江南腹地洞開,諸位大人請想一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假如連鄂州駐屯軍都擋不住金軍的話,本縣只靠這些鄉勇可否擋住金兵南下呢?

故此這次我們應當應趙大人所命,儘可能的多抽調一些鄉勇趕赴鄂州馳援,只有鄂州無失,我們大冶縣才能確保無失!不知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劉知縣等人聽罷了高懷遠的分析之後,頓時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們這幫人平日裡只關心地方的事務,而且長時間來,宋金在江北打的熱鬧,可是江南一帶卻沒有受到波及,故此他們便不太關注打仗的事情,更不可能像高懷遠一般,能預料到戰局的發展趨勢,現在一聽高懷遠所說,都覺得他分析的頭頭是道,於是便都放心了許多。

劉知縣覺得高懷遠說的不錯,現在鄂州正缺少兵馬,而大冶縣也離鄂州最近,假如他不肯配合徵發鄉勇馳援鄂州的話,恐怕趙方一紙彈劾遞到京中,他的知縣這個位子恐怕就算是坐到了頭了,所以他一想到這裡,便不再猶豫,於是立即點頭道:

“高縣尉所說極是,這件事該按照高縣尉所說的辦,諸位現在立即下去,分頭到鄉里抽調鄉勇到縣城外集中,交由高縣尉統帶,三日為限,三天後定要兵發鄂州城!此乃國難當頭之時,我等身為大宋官員,豈能顧小利而不顧大局?還望諸位同心協力,共赴國難!……”

高懷遠聽罷劉知縣這番慷慨陳詞之後,心中大為鄙夷了一番,劉知縣一聽金軍不會南渡,便立即換了一副嘴臉,真是讓人作嘔!

不過其他人可不這麼看,立即紛紛起身稱是,然後劉知縣又分派任務,幾乎動用了縣衙的所有人手,派到鄉里開始抽調鄉勇,而高懷遠則負責高家莊等三個鄉的鄉勇,言罷之後各自下去開始準備。

這次出兵不同於以前,所抽調鄉勇數量遠超出了以往,各鄉定額為一百人,以弓箭社為主,各鄉里正牽頭安排抽丁一事,加上縣衙這邊督促很嚴,所以進展速度倒也很快。

高懷遠自己跑了一趟高家莊,從高家莊抽調出了五十個鄉勇,臥虎莊自然也出動了五十莊丁充入高家莊鄉勇之中,兩天時間便將三個鄉的鄉丁給帶至了縣城外。

由於這次出征兵員較多,為了不至於出現混亂的情況,高懷遠以臥虎莊的人為骨幹,搭建起來一個軍官團,十三個鄉各自派出一個曾經在軍前效力過的人為都頭,各鄉的弓箭社社頭為副都頭,副社頭擔任隊正,這樣一來便方便他的統一排程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