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懷中珠圓玉潤的楊玉環,公孫越還真沒看出她瘦了,倒是變得稍稍憔悴了一些。
袁紹以一個外來人和正處窮困的軍隊,仰我鼻息,好比嬰兒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給他餵奶,立刻可以將其餓死,為什麼要把冀州送給他呢?”
對於這個極好的建議,韓馥沒有同意,反而一意孤行讓出冀州,結果落得死在廁中的悲慘結局。
公元195年,漢獻帝輾轉流亡到河東等地,沮授進諫建議袁紹迎獻帝,遷都至鄴城,挾天子以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
袁紹聽後打算聽從沮授的建議,但淳于瓊等人認為要復興漢室太難,而且迎立漢帝會削弱自己的權力,勸袁紹不要用此計策,袁紹於是放棄。
次年,曹操卻在荀彧的支援下迎獻帝遷都許縣,成功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戰前夕,沮授就集合宗族,大散其財並說:
“袁公在官渡勝利的話,我們就會有威無不加,但戰敗的話連自身也不能保住,真是悲哀啊!”
沮授的弟弟沮宗不認同說:
“曹操的軍士馬匹不足我們,兄長你何必懼怕呢?”
但沮授看得出曹操的雄才說:
“以曹兗州的大略,又有挾天子為資本,我們雖然攻滅公孫瓚,但軍士疲倦,將軍驕橫,軍隊的破敗正在這一舉,揚雄說:‘六國蚩蚩,為嬴弱姬’,就是這樣。”
官渡時,袁紹進軍黎陽,遣顏良攻劉延,沮授勸說:
“顏良性格狹窄,雖然勇猛但不可獨自任用。”反對以顏良獨自領軍,但袁紹不聽。
後曹操救劉延,斬殺顏良,在袁紹將渡河之前,沮授又認為袁軍應該留守延津,分兵進攻官渡,若然戰勝,再增兵官渡也不遲,否則兵眾也可以安全撤離,但袁紹仍然不聽。
沮授嘆息稱病不見,袁紹因此憎恨他,將沮授其所餘部隊交由郭圖統領。
袁紹渡河後,駐屯延津南,遣劉備、文丑向曹軍挑戰,曹操領軍擊破,文丑更被曹軍擊殺,震撼袁紹軍。
後曹操回到官渡,沮授向袁紹說:“河北兵雖然人多勢眾但勇猛不如河南兵,河南的糧少而財少過河北。
河南利於速戰速決,河北利於緩慢戰鬥,緩慢抵抗拖長戰事。”建議以持久緩進的戰術來消耗曹軍,但袁紹又不聽從。
袁紹攻曹操,初戰勝,起高樓射箭入曹營,但後為曹軍發石車擊破。
後來曹軍擊破袁紹運輸隊,袁紹於是命淳于瓊領軍帶領運輸車,據守烏巢。
沮授又建議派遣蔣奇護送,以防止曹軍攻擊,但袁紹又不從。
後烏巢被曹軍擊破,袁紹將領高覽及張郃又降曹,令袁軍大亂,潰不成軍,袁紹帶著八百騎兵逃過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