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兵,一點規矩都沒有,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現在排隊過來登記,要是誰敢打架鬥毆,老子第一個就把他踢出去!”對於這些清兵俘虜,這名官員的架子倒是賊大。
其他清兵只是嚥了咽口水,悄悄地說道:“還是趕緊的吧,應該不缺人。”
於是清兵摸了摸嘴上的鮮血,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規規矩矩地排起了隊伍。
之後他們便開始七天的訓練。
主要的內容是正步,排隊,接著是教會他們如何行使好自己的工作,畢竟這些清兵當惡人慣了。
必須讓他們在轉移難民的途中,拋棄當清兵時候的惡霸模樣。
……
此時在湖南江西邊界。
因為戰亂的原因,許多百姓流離失所,他們並未遭受到炮火的洗禮,把家給毀掉了。
當時湖南軍以及清兵,在行軍的路上,搶劫,踩壞莊稼,放火焚燒房屋,等等一系列行為,導致難民出現。
戰爭時期。
小農經濟的弊端顯露無遺。
無論是在清末民初,還是十四年抗戰,以及解放戰爭,難民的數量有增無減。
所以就會出現人們耳熟能詳,闖關東,闖東北,闖虎口,這些大移民的詞語。
許多百姓根本沒有存到太多的糧食,一到戰亂,只要糧食毀壞,他們根本沒有餘糧度過冬天。
只能四處逃難,看看哪裡能夠謀求生活。
只要有一人開始逃難,其他人也會紛紛跟上,畢竟沒有人願意待在混亂的地方。
特別是發生戰爭的城池。
他們更不可能待在城內等死,只能回鄉下,而自己的鄉村更不可能容納他們,因為人家都自身難保。
所以不僅山間小路,還是綿綿不絕的官道上,都能看到許多百姓,揹著破舊骯髒的行李,或者推著一輛發出咿咿呀呀的推車。
穿著已經破敗不堪的草鞋,在崎嶇不堪的道路上行走。
湖南爆發的戰爭,足夠讓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如今的湖南可擁有將近一千五百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