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江山原本被打理得井井有條,各省年年奏報都是豐收,百姓富足,糧食年年增高,不少地方還出現祥瑞,不斷地感嘆此為乾隆盛世。
要不是出現這幫賊人,朝廷哪會花大力氣。
如今弄得災民四起,都是這幫賊人的錯!
“嗻。”和珅面無表情,可內心已經樂開了花。
之前是自己讓官員有意識無意識地把流氓送到福建。
如今乾隆老爺子之口,這做的就能光明正大了,反正皇帝開了口,就連阿桂也得不得不從。
而自己也能借此為籌碼,只要賊人將劉全放了,自己可以讓他們少接收流民,緩和緩和一下氣氛。
這八百里加急不到三天時間就傳遍各省,兩江湖廣四省也都興奮至極,就連江西也大鬆一口氣,一股腦的將流民往福建趕。
如此一來流民越少,他們能省下的賑災銀越多,自己的口袋也就越富裕,所以趕起流民來比其他人還賣力。
而受苦受難的則為福建,每天都有數千人流入到福建,尋求避難。
也有不少本地村莊遭了殃,被流民聚團毆打,甚至是搶劫。
福建各府各縣大門緊閉,讓綠營兵驅散流民到福寧府。
此時的徐嗣曾都有些腦殼疼,原本想要讓乾隆老爺子好好獎賞一下自己,比如升個官發個財什麼的,沒想到把老爺子氣到居然與賊人賭氣,還搭上了福建省。
“唉,自作孽。”徐嗣曾感嘆一番。
不過他確實達到了某些目的,乾隆老爺子允許他就地招募大量的綠營兵補充兵源,可以動用藩庫銀兩。
並給了他一道死命令,凡是手中有賊人抵報的百姓,不管是多大的官皆要滿門抄斬,甚至是連坐。
福建巡撫徐嗣曾可不會放過如此好的機會,抄家永遠是賺錢的買賣。
於是讓福州府剩餘的清兵,開始大規模搜捕那些逗留衙門的書生士子,全都以通敵罪,或是不敬大清,弄得個滿門抄斬。
一天就有數百人被砍了頭,全家老小皆成了刀下亡魂。而家中的女眷全充為官妓發賣。
不少的書香世家,因為兒子一時的憤怒,收藏那些賊人發過來的週報,弄得全家老小齊齊坐,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而徐嗣曾可是滿面春風,抄的家族越多,他自己的財富也就越龐大。
即便一些書香世家規規矩矩,不動這些東西,他也能借乾隆老爺子這條命令,進房子搜家,只要在書上找一個汙衊大清的字樣,就足以將他們滿門抄斬。
然後大量的財富就進入到自己的口袋中。
一天不下數萬兩,畢竟福州城的大家族還是有許多,他們可是有數十年的積累,人脈也非常廣。
曾經每個大清當官的都得看他們臉色,如今皇上有令,那麼就不要怪自己拿起屠刀舉向他們。
內心也推卸責任:這是皇上命令我不得不從!有什麼怨言成為鬼魂之後再找乾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