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在這裡貿易的洋商,並未遭受過官員們的剝削,只是收了一定比例的關稅,就能將貨物帶出碼頭。
而且貿易的數量沒有限制,基本上是自願為原則。
這個讓他眼前一亮。
“尊敬的元首鄭先生,未來大英帝國的商人在此地經商也是如此這般嗎?”
“當然。”
“那麼你們的政策會改變嗎?”
“這不好說,我敢保證的是,這個自由開放港,將會實行很長一段時間。”
鄭軒並沒有下保證。
畢竟國家之間追求的是利益,政策也不是永恆不變的,需要與時俱進。
當馬戛爾尼看到有西洋商人經營的店鋪,眼神更是流露出興奮。
而鄭軒在一旁解釋起來,“我可是將宜蘭的洋商貿易區,移植在這個地方,未來不管是哪國的商人,只要合規合法,就能在實地經營店鋪,甚至是工廠公司。”
他知道隨著自己的生產力不斷的發展,到時候將會有龐大的商品出來,此時單單依靠大清的消費能力,完全拉動不了。
所以鄭軒打算發展國外市場。
這自由貿易區就是最好的視窗,不僅讓其他洋人將商品帶進來,更重要的是將自己的商品推銷出去。
隨後馬戛爾尼向他推銷一些產品。
比如“獅子號”三級戰列艦,或者是“君王號”二級戰列艦,大清對這樣的東西並沒有感到興奮。
倒是鄭軒興趣更多一些。
隨後他可是訂購了一艘一級戰列艦,將近二十五萬兩白銀,這不僅是最後一次學習歐洲的造船技術。
也是向英國的皇室示好。
並得到英國的保證,不能以任何藉口干涉他們與大清內戰。
鄭軒非常明白這些商人的醜惡嘴臉,只要觸及到他們的利益,英國艦隊就會奮不顧身地出來。
隨後雙方還簽訂了一系列經貿協議。
比如中蘭將會大規模採購歐洲生產的矽藻泥,英國殖民地生產的硝石,甚至是其他礦物,比如磷礦,鳥糞,火山礦物。
而英國商人則能在自由貿易港,以合理的價格購買大量的茶葉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