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員又喊出另一條指令,並揮動旗幟。
接著一輪炮聲,十幾枚炮彈進入遠處興化府城牆的閘樓、箭樓,彷彿進入無底洞一般。
可就在此時,一連串的爆炸聲,各類城樓冒出火球。
能看到牆上的城樓瓦片橫飛,木屑被拋射到空中。
不管是閘樓還是箭樓,如同積木突然散架一般,化為廢墟。
如今遠遠望去,城牆上沒有一座立起來的城樓,幾乎只是一條長長的城牆而已。
江吳文三人,目睹這種畫面,頓時張目結舌。
愣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形容詞。
這種炮彈的威力超出像樣,即便紅毛戰艦使用的霰彈,也沒有如此威力。
黃宿此時進來,“牆上的清兵還沒有潰散,不過咱們野戰炮必須要冷卻了,這期間不能火力輸出。”
鄭軒思索了一會,“暫停進攻吧,不急一時。”
他也不急著這一時,只是為了試驗新型炮彈,而且城牆未破,此刻進攻並不是好時機。
雙方炮轟就此停下,確切來說,是鄭軒一方停止炮擊,因為城牆上的紅衣大炮,十損七八。
清軍火力與光復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或許這就是技術落後的代價。
不過清軍們像是抓住了機會,抓住了光復軍火炮需要冷卻的時機。
城內派出了一支騎兵隊,從城後繞道而行,想要在光復軍大本營側翼攻擊。
似乎又覺得雞蛋不能同時放在一個籃子裡,分裂出好幾支騎兵隊,分別從光復軍陣地不同方向進攻。
他們的想法頗為簡單,只要有一支騎兵隊鑿穿了光復軍的陣地,敵人就會自行退散。
畢竟他們還停留在步兵畏懼騎兵,特別是只有火器的步兵,更是畏懼近戰的騎兵臆想之中。
觀念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
如今大清就是如此狀態,他們依舊沉浸在騎射打天下的理念,而火器只適用於攻城,甚至是打獵的玩具。
除非有重大的事件,幾乎到要滅國的地步,所有人才會幡然醒悟,感覺自己無知到令人可笑的地步。
而鄭軒佔據福建,只是讓清軍損兵折將,並未真正動搖其根本,至少皇帝是覺得他們打不上京城,雖然威脅巨大,但不致命。
騎兵們快速衝鋒,光復軍也立刻變陣。
江戊伯和其餘兩人,嚥了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