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明中後期潘季馴治河後,黃河下游河道才基本固定。
徹底扭轉了黃河下游河道“忽東忽西,靡有定向”的混亂局面,自此明清故道行水兩百餘載,也就是所謂的黃河古道。
但也帶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明朝中後期,國家財政空虛,河道退化,黃河河面上揚,無力維護。
到了明朝末期,黃河失常潰堤。流民四起,加速大明財政赤字。加上災後鼠疫,蟲疫,各種疾病,千里屍海不是一句空話。如此往復,惡性迴圈,導致明朝滅亡。
到了清朝,黃河決堤時常,乾隆年間就發生14次大潰堤,缺口44處,幾乎四年一次大潰堤。浮屍遍野,饑民四起,人相食,此盛世也被稱為“飢餓盛世”。
而這時,李五拿出一個未爆炸是的手雷啞彈。
頓時將張還濤以及黃宿嚇了一跳。
李五急忙解釋道:“這可手雷引線拆了,不會爆炸,小人以人頭擔保!”
“你這是拿來幹什麼?”張還濤滿臉疑惑。
“兩人大人,見到這引線的手雷,小人有一個想法,若是能成功,算是報答二位分田之恩。”李五小心翼翼的把手雷拆開來,證明一番。
“可以。”張還濤確認之後同意了。
然後就跟著他一起返回家中。
只見他回到家中之後,拿出一個小竹瓶。
剛剛拔出竹瓶,瓶子就開始冒煙,李五立刻捏了一小撮粉末,拿一個葉片包裹。
“這啥物?”黃宿看著神奇的東西問道。
“自燃粉,”李五小心翼翼將白磷包裹好,隔絕空氣,“小人去世父親曾經是一名陵墓工匠,給土財主修建墓穴,這自燃粉就是用於做長明燈…
一個墓穴裡放好幾個長明燈,等有盜墓賊進來,它們就會自燃,把裡面的空氣燒沒,盜墓賊也就死了。這個手藝父親傳給了小人,如今鄉里鄉親各個莫不感恩與大人,要是大人們失敗,咱們的田地也別想有了。”
李五手疾眼快的將,自燃粉塞進手雷裡,然後拿小塊棉步雜碎堵住,全程屏住呼吸。
東西就成了,李五摸了摸腦門,呵呵笑道:“傳家手藝看來也不曾丟呀。”
然後有帶上兩人,來到一處空曠的地方,拿出木棍手雷,直接把按在上的繩子拔出,很快裡面就冒出白煙,李五毫不猶豫的扔了出去。
手雷飛進荒地裡,不久之後,“砰!”一陣響雷,手雷就開花了。完全無需火摺子引燃引線丟擲,直接拔開蓋子通氣就行。
此時的張還濤與黃宿也是目瞪口呆,沒想到民間還有此等厲害的人物。
在大清所有人包括皇帝也會說,這是“雕蟲小技,奇淫技巧,”但在宜蘭可都是一等一的人才。鍊鋼煉炮,西洋鍾,千里鏡那個不是靠這些雕蟲小技,奇淫技巧。
“首長曾說過‘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看來咱們撿到寶貝了。”黃宿最後感嘆好一陣,組織一下語言說道。
如此一來專門的手雷兵可以撤掉,普通戰士人手一兩顆,也無需提前弄火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