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花到了峪肅城後,就喜歡上了這邊的服飾,長衫及膝,長褲短靴,穿著簡單方便,又便於運動。
她今日就是這麼一身打扮,只見她雙手稍一用力,整個人就撐了上去。
“可以擺動、空翻、屈伸,也可以倒立或者做仰臥起坐,你下來,讓方魁試給他們看看。”
烏蘭花畢竟是姑娘家,不好讓她在眾目睽睽之下表演,薛小苒朝方魁看了一眼。
方魁嘴角動了動,隨即大步向前,替換下烏蘭花,開始他的表演。
衛青涯瞧著眼皮就跳了跳,這不是書院麼?弄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是要幹什麼。
似乎知道衛青涯在想些什麼,薛小苒瞥他一眼,笑道“沒有健康的身體,哪有充沛的精力學習,光會死讀書可不成,衛先生,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讀書也要勞逸結合,他們的書院不拘於學哪個方面的學問,但身體健康才是學習的本錢。
薛小苒原本就是想辦技術學院的,後來,她和連烜商榷了幾次,覺得應該以基礎教育為主,經過考核後,再細分將來要走的路。
並不是每個讀書的人,都有讀書天賦的,唸了二三十年書,鬍子都念白了,依舊考不過童生的人,可大有人在。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沒必要非得死磕科舉路,畢竟,能考中進士入朝為官的學子寥寥無幾。
一條道走到黑的人,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家人,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有讀書天賦的,繼續走科舉之路,沒讀書天賦的,可以學醫、算術、繪畫、雕刻、建築、甚至木匠、鐵匠、泥瓦匠,等各類技能。
別小看木匠、鐵匠、泥瓦匠這些手藝活,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想要學習這些技能,那都得磕頭拜師,免費給師父做牛做馬,任勞任怨好些年,才有可能學到一身本事。
而且,識字的手藝人,比不識字的手藝人,基礎可強太多了。
只要學得出眾,不怕沒有活幹。
還有就是,這些學手藝的學子們,不像那些走科舉的學子非要學個十來年才有可能考出個成績。
技術工種,靠的是實踐和積累,學上一段時間,就可以跟著領入門的師傅們邊幹活邊領悟了。
這樣的教育速度,一批接一批,比死磕科舉路的學子們快多了。
慢慢的,以後會識字會算術,有一門手藝的年輕人就越來越多。
薛小苒的初衷是想普及基礎教育,幫連烜把領地內的教化這一塊起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