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能量是一回事,流動的能量是另外一回事。
比如說,一瓶濃硫酸,它好好的放在那裡,旁邊一瓶水,它也好好地放在那裡。
你橫測、豎測、斜著測、倒著測,它都是室溫,室溫15度它就是15度,室溫20度就是20度。
你一旦把那瓶濃硫酸倒過來了,倒進水裡——得,立刻就開始放熱了……
被格雷特拿在手裡的玉石,就相當於好好放著的一瓶濃硫酸和一瓶水。再怎麼測,它的能量一直在那裡,保持不變。
但是,精神力在裡面烙印,就相當於打破了一點什麼,攪動了一點什麼——
能量還是那些能量,但是,某些鍵生成了,某些鍵打破了,某些能量就釋放出來了。用精神力在玉石裡構建法術模型,大概也是這麼一個概念?
能量流動起來了,它,它就測得出來了?
格雷特不確定。但是,不確定歸不確定,他至少可以努力測一測。格雷特一遍一遍做實驗,一遍一遍壓榨著自己的精神力。
他甚至去鍊金術師那邊,搶了他們已經造好、還沒有交付使用的金箔螢幕——狹縫只有0.001毫米的那種——嘗試把精神力拉成細絲,透過狹縫,卻不觸碰旁邊的金箔……
果然需求才是最大的動力。在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下,格雷特精神力的細膩程度飛快增長。
像師姐那樣,用精神力直接觸控電子可能還不行,但是,距離在那塊玉石的每個結晶體上,都按下一個精神力烙印,已經不遠了!
格雷特努力實驗、努力實驗、特別努力地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在N天的實驗之後,他終於確定了一個事實:
不單是玉石,不但是魔法材料。在他能找到的每一種材料上,用精神力烙下烙印,烙下法術印記,都能引發相關的反應。
鑑於這些材料的化學性質沒有變化,當中切下來一塊,取其結晶進行各種反應,證明還是原來的那玩意兒。
但是,被烙印了精神力印記之後,它會出現電流,或者會發光,或者會出現其他各種吸收能量、釋放能量的反應。
接下來,格雷特做了一個更大膽的操作。——他把玉石碾碎,碾碎,碾到極細極細,幾乎是每個結晶體一份的地步。
然後,用精神力一顆一顆,把這些玉石碎屑揀出來,單獨放在一個托盤裡,測量了它們的總能量;
再一顆一顆,用精神力將它們“抓”起來,堆疊為線,線條再按照法術構型的形狀,堆疊為一個不到1立方厘米的立體結構。
最後,把這些一顆顆的結晶,全部用精神力烙印,激發!
嗡的一聲輕響。
或者說,這聲輕響,並不存在於物質界,只存在於格雷特的心中。
但是,這個立體結構,確然開始發光。將其移入測量裝置的時候,這個立體結構,顯示出了高於總能量和精神力輸入能量總和兩倍以上的能量;
與此同時,這個立體結構周圍,能夠測量出電場、磁場,肉眼可以觀察到光能……
“結論是,用精神力烙印入物質,可以讓電子進入躍遷態?”
格雷特飛快地在小本本上記錄著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