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紀人的眼界可以說重要,也可以說不重要。
但毋庸置疑,如果經紀人的眼界跟不上藝人的眼界,那彼此之間的矛盾就會越來越大。
成深律作為一個處在上升期的演員,她的這幾年尤為關鍵。演員,就算一萬個人說實力重要,事實上,還是要紅,紅才有選擇權,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規劃,與影視公司打交道,與製片人、導演打交道,與投資方打交道,與電視臺或者影片平臺打交道,還有合作的演員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員,等等。
經紀人作為代表她去跟這些人接洽的關鍵人物,經紀人的態度在別人眼中就是她的態度。
而經紀人呈現出的眼界,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她的眼界。
成深律年少走紅,有她年輕氣盛的時刻,但在周雲面前,她卻自知距離還有很遠,不是她現在就能夠去硬碰碰瓷的。
經紀人想讓她走一條捷徑,踩著周雲上位,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抬咖。回頭看,徐思瑤不就是透過《定風波》這樣上位的嗎?因為這部劇,徐思瑤還熱熱鬧鬧地跟周雲“打”了一段時間。哪怕很快徐思瑤就被獎項不斷的周雲遠遠甩下,可是,徐思瑤的名氣大漲是事實,咖位提升是事實,在這之後,每一部劇都演女主角也是事實。
好處已經得到了。
不是沒有人想要複製徐思瑤這條路,只是沒有幾個人有機會可以複製。
因為複製這條路的前提是能夠跟周雲演一部戲,其次是你演的這個角色要比周雲演的角色受歡迎,聲勢更大。
現在,成深律完全符合了這個條件,她的經紀人就想借此一舉把成深律送進一線女演員的行列。
這可以少走好幾年的路。
所以說是捷徑。
但是成深律不想這麼做。
她年輕氣盛,也因此心高氣傲。
為什麼要去蹭周雲?
成深律有自己的原則,也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她更相信自己會慢慢演到一線的位置。
沒有哪個新人的勢頭比她更好的了。
儘管主角戲不多,但是所演的角色評價都不低,熱度也高,是沒有水分的人氣小花,在各種盤點中,只要說到最具發展潛力的女演員,一定會提到她,幾乎所有人都看好她的發展。
在有得選的情況下,有誰會願意去得罪別人呢?更何況這個人還是最頂級的女演員,是她成深律的“貴人”。
她第一部讓她名氣大漲的戲就是《盛裝之下》,是周雲點頭,她才能演那部戲。
這一部《陳因》雖然不是周雲點的頭,可是周雲也沒有說過一句反對的話,否則她絕對不可能演得了。
事實上,如果沒有周雲主演,《陳因》絕對不可能以這麼大的仗勢獲得如此大的關注。
經紀人在這件事上展現出來的短視和急功近利,讓成深律深深地感受到一種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