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象兔子在高原上欺負白象一樣,還是在動手打起來以後,漢軍才發現自己嚴重高估了敵人,同時也嚴重低估了自己。
這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從來沒有和荊州吳軍打過交道,在開戰之前,漢軍前隊的將士們當然是把晉軍當做了參照物,用來猜測和估量荊州吳軍的戰鬥力,也下意識的把荊州吳軍當做了晉軍打。曾經追隨爨谷南征交趾的董元和王素,也是根據南征經驗來衡量荊州吳軍的戰鬥力,還下意識的認定常年與晉軍中路軍對峙的荊州吳軍,在戰鬥力方面肯定要強過交州吳軍,先入為主的認定荊州吳軍肯定比交州吳軍更強。
然而這兩個衡量標準都大錯特錯了,董元和王素等漢軍老將都不知道的是,他們在交趾碰上的交州吳軍,是來自交州東北部號稱上天入地廣西狼的精銳強兵,不僅作風彪悍鬥志頑強,還常年累月和山越蠻夷打生打死,是真正透過實戰歷練出來的百戰強兵。
而荊州吳軍卻完全不同,自打近四十年前的石亭之戰結束後,荊州吳軍就再沒有打過什麼象樣的大戰,完全是憑水師優勢、長江天險與曹魏晉軍的中路軍對峙,早就蛻化成了一群養尊處優的少爺兵,以至於數萬兵力都攻不下一座只有兩千守軍還鬧瘟疫的永安小城,戰鬥力早就不可與夷陵之戰、石亭之戰時的荊州吳軍相比。
順便提一句,222年和228年荊州吳軍打的夷陵之戰和石亭之戰,其實也有著相當大的水分,這兩場大戰前東吳無恥背刺關羽,透過威逼利誘的手段招降了大量關羽麾下的精銳士卒,還笑納了關羽來不及收編的三萬曹魏精銳,這些士卒也全部都編制進了荊州吳軍,所以夷陵和石亭的兩場大戰,其實可以說是蜀魏精銳打的,真正的吳軍貢獻的力量並不多。然後隨著這些蜀魏精銳的逐漸老故亡去,荊州吳軍的戰鬥力自然也隨之嚴重下滑。
還有忘記了漢軍本身的成長壯大,也是董元和王素嚴重誤判荊州吳軍戰鬥力的關鍵原因,董元和王素全都忘了的是,他們在交州和吳軍血戰時,他們麾下計程車卒都是一群連鹽巴都很難吃上的瘦小士卒,全部吃的是清湯寡水的菜米豆粥,熱量攝取嚴重不足,戰鬥力自然受到影響。而現在嘛……,想必就不用羅嗦了吧?
漢軍將士把荊州吳軍當曹魏晉軍打更是大錯特錯,此前和漢軍交手的曹魏晉軍是什麼軍隊?全部都是在雍涼關中地區相愛相殺多年的魏軍邊軍和蜀漢老兵,一個賽一個的驍勇剽悍,也一個賽一個的經驗豐富,同時雍涼中原計程車卒和荊州吳軍計程車卒相比,還有著體格個頭方面的絕對優勢!所以漢軍把荊州吳軍當成晉軍看待,當然是把綿羊看成了老虎,把豬狗當成了獅子,真正動起手來以後,也這才發現敵人居然這麼菜雞。
這些客觀情況加在一起,戰場形勢自然是想不呈一面倒都難,漢軍的進兵戰鼓才剛敲響,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漢軍將士馬上就象一群豺狼餓虎一樣,兇狠衝向對面的可憐羊群,見人就殺,見敵就捅,又靠著全部身披雙甲的防禦優勢只攻不守,拼命的只是把手中武器往東吳士卒身上招呼,每一次捅刺都能輕鬆洞穿敵人的身體,也每一次劈砍都可以輕鬆削去敵人的腦袋四肢,即便是身體沒有處於顛峰狀態,也照樣往死裡虐待可憐的東吳士卒。
即便就連晉軍精銳都抵擋不住這樣的攻勢,當然就更別說是幾十年沒有打過大仗的荊州吳軍了,甚至還沒等漢軍動用少量裝備的原始手雷,可憐的吳軍將士就已經紛紛潰散,大呼小叫著紛紛掉頭逃命,讓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漢軍象一把尖刀一樣,筆直捅向左奕的帥旗所在,舉凡是膽敢阻攔在尖刀之前的吳軍士卒,也無一不是被捅得滿身噴血,被砍得頭落肢斷。
見情況不妙,左奕連殿後的軍隊都來不及安排——實際上安排了也沒用,掉轉馬頭就往來路狂奔,而看到他的旗幟後撤,東吳士卒更是毫無戰心,全部都是爭先恐後的掉頭逃命,期間你推我搡,互相踐踏,丟盔卸甲,拋棄旗幟,一個個逃得全都痛恨爹孃少給自己生了兩條腿,絕望的慘叫聲音,也早就在戰場上回蕩,“快跑啊!我們輸了!輸了!”
難得碰到這樣的虐菜機會,董元當然是毫不猶豫的率領軍隊全力追擊,象砍瓜切菜一樣的瘋狂劈砍著落後的東吳士卒大步向前,期間還連什麼投降不殺的口號都懶得喊,興奮吼叫著只是拼命砍殺吳軍敗兵,在狀態並不處於顛峰的情況下,仍然以少量兵力瘋狂追擊兵力遠勝自己的東吳敗兵。
這還不算,衝過了鵝頸關進入了開闊地帶後,看到敵人不可能設有埋伏,董元更是索性衝到了第一線,揮舞著灌鋼刀盡情劈砍敵人,率領著漢軍將士驅逐東吳敗兵為免費前鋒,直接殺向建立在延江口的吳軍營地,即便不抱什麼乘勢攻破敵營的希望,也不肯錯過這個難得的虐菜機會。
與此同時,在枳縣城上看到一千多漢軍追著幾千吳軍敗兵砍,以王宰為首的枳縣守軍上下當然是目瞪口呆,無不驚呼道:“我不是在做夢吧?我們大漢軍隊只有這麼點人,竟然能把東吳狗賊殺成這樣?”
董元其實完全可以大膽一點爭取乘勢攻破吳軍營地,經驗太過欠缺,東吳敗兵的大隊人群逃到了自軍營地門前後,並沒有四散去尋找其他營門進營,下意識的只是衝向最近的營門入營逃命,期間還撞翻鹿角拔去拒馬為漢軍開闢了進兵道路,還堵塞了營門讓營中守軍無法關門,經驗豐富的董元一看有這好事,也毫不客氣的大吼道:“殺進去!殺進賊營!”
勢如破竹的漢軍將士也成功做到了這點,一路砍殺著東吳敗兵衝到營地門前,迅速砍翻了試圖緊急關門的吳軍士卒後,無數的漢軍將士乘機踩踏著吳軍的死屍和傷兵衝鋒入營,繼續砍殺已經徹底亂成一團的東吳敗兵,同時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漢軍人群中才終於響起了投降不殺的口號招降聲。
東吳軍隊過於貪婪的現世報也終於來到,倘若東吳水師的船隻依然還停留在營地旁邊的臨時碼頭上還好說,擅長水戰的吳軍士卒倒是可以趕緊上船逃命,無奈東吳軍隊此前過於垂涎漢軍的輜重牛馬,把水師船隊提前開拔到了雙龍灣一帶準備斷漢軍退路,造成了吳軍在短時間內無船可用的窘狀,所以隨著漢軍將士的蜂擁入營瘋狂砍殺,吳軍將士也徹底變成了一群上岸的水鴨子不如雞,不僅打不過,還連逃都很難逃掉。
碼頭旁僅有的幾條斥候快船早早就擠滿了士卒逃往延江東岸,水性精熟的脫去盔甲跳河逃命,水性一般的不是放下武器投降就是四散而逃,穿著顯眼鐵甲的左奕也很快就被漢軍在亂軍中發現,也毫不猶豫的叢集衝向了他,左奕一看情況不妙,只能是一邊脫著盔甲一邊衝向延江,妄圖跳入水中過河逃命。
很可惜,眼看左奕就要跳進水中時,一名漢軍勇士搶先追上了他,劈手一把揪住了他的頭髮,把他向後猛慣在地,幾支長矛也幾乎同時指到了他的胸口,左奕無奈,只能是趕緊大叫道:“不要殺我,我投降!我就是左奕,我可以給你們富貴!”
接下來的戰鬥當然更無懸念,士氣如虹的漢軍將士只管殺敵虜敵,已經幾十年沒有碰上這種兇狠敵人的荊州吳軍卻毫無戰心,有把握的就跳水逃命,沒把握的就放下武器投降或者出營奔逃,偶有幾個反抗者,也很快就被體格和經驗遠勝他們的漢軍將士輕鬆分屍。期間王宰還親自率領著枳縣守軍,也靠著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取得了一些戰果。
還是在戰鬥接近尾聲時,東吳的水軍督留慮才帶著水師船隊撤回到了延江口,可是看到七千水師陸戰隊已經覆滅,留慮率領的東吳水師連上岸作戰的的勇氣都不復存在,趕緊夾著尾巴就逃向了沿江東岸,去救助泅水逃命到那裡的東吳敗兵,然後又匆匆逃往下游去向陸抗覆命,讓漢軍前隊創造了一個不小的戰術奇蹟——僅憑兩千前隊,就解除了枳縣危機。
非常荒唐的是,就連漢軍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夠創造這樣的奇蹟,所以左奕被五花大綁的押到了董元的面前後,殺得滿身血染的董元第一句話就問道:“你們的主力在那裡?”
“當然在永安,這還用問嗎?”左奕無比奇怪的反問道。
“乃翁問的是你們的攻城主力!”董元咆哮道:“你們東吳狗賊,派來了多少軍隊攻打枳縣?攻城的精銳主力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