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該來大概介紹一下蜀漢的著名貨幣直百錢了。
很多熟悉歷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直百錢其實並不是諸葛村夫首創,而是諸葛亮的得力幫兇劉巴想出來的餿主意,初始目的是為了幫助劉皇叔搜刮民財,為劉皇叔開創的蜀漢政權開闢財源,最初的搜刮物件也只是蜀中百姓,與曹魏、東吳沒有什麼關係。
可是這玩意到了諸葛村夫手裡後,卻變成了蜀漢與曹魏、東吳打經濟戰的利器,幫著諸葛村夫從曹魏、東吳收割到了無數韭菜,以至於諸葛村夫的五次北伐,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在用曹魏、東吳的錢糧物資打仗。
劉皇叔和劉巴是這麼用直百錢搜刮民財的,兩漢的貨幣是五銖錢,每枚銅製的五銖錢重約二點克,以銅本身的價值來做為信用擔保,保證幣值穩定,二劉鑄造的直百錢重量只有十克左右,卻強行規定能夠當做一百枚五銖錢使用,這也就是說,劉皇叔和劉巴只需要用四枚五銖錢融化鑄造一枚直百錢,就能換到一百枚五銖錢,或者是購買到價值一百枚五銖錢的物資。
蜀地的老百姓不是傻子,當然不會輕易接受這種實際幣值只有二十五分之一的直百錢,為了能讓百姓接受、使用和流通這種直百錢,劉皇叔和劉巴又使用蜀漢的國家暴力機器,在蜀中各地建立官市,專門在官市中出售他們壟斷的生鐵和食鹽,強行規定只能使用直百錢購買鹽鐵,同時也在官市中用直百錢收購各種軍需物資。
如此一來,蜀地百姓為了購買食鹽和生鐵這兩種生活必須品,當然也就只能把他們手裡的糧食、布匹和各種物資拿到官市去換成直百錢,然後再用直百錢買鐵買鹽,所以即便不是很樂意,也必須得接受和流通直百錢,同時也因為有鹽巴和生鐵做為直百錢的幣值擔保,物價居然沒有怎麼飛漲。
後來劉皇叔和劉巴先後嗝屁,直百錢的鑄造大權落入諸葛村夫的魔爪,直百錢的真正價值才被徹底發揮了出來,利用當時中原和東吳的紡織技術落後於蜀地,也利用小冰河期造成的中原生絲大量減產,諸葛村夫無比狡猾的把直百錢與蜀漢出口創匯的王牌產品蜀錦掛鉤,改為用蜀錦來擔保直百錢的幣值,強行規定蜀錦無論是買是賣,都只能使用直百錢結算。
曹魏和東吳也極不爭氣,一邊自己的幣制混亂,沒有那怕一種信用良好的貨幣,一邊又瘋狂的喜愛崇拜蜀錦,為了能夠買到蜀錦做成華麗衣服穿在身上招搖過市,自然也就只能是向蜀地拼命出口他們的物資,換成直百錢購買蜀錦,同時因為有蜀錦充當直百錢的信用保證,直百錢還迅速取代了曹魏和東吳自己鑄造的錢幣,成為了被百姓信任的流通貨幣。
如此一來,諸葛村夫再想坑蒙拐騙當然是如魚得水了,想要從曹魏東吳進口什麼東西,只需要鑄造直百錢就行,四枚五銖錢的成本,就能進口到一百枚五銖錢的物資,曹魏和東吳的百姓又認可直百錢,直百錢流出後大量滯留在曹魏、東吳境內,不會全部拿回來向諸葛村夫購買蜀錦,所以蜀地的物價也就繼續平穩,同時各種各樣的軍需物資則不斷透過貿易渠道流入蜀地,成為諸葛村夫南征北伐的物資基礎。
如此沒過幾年,諸葛村夫手裡的直百錢,還直接變成了三國時代的美刀硬通貨,不僅大量流通在魏吳兩國境內,甚至還流通到了西域天竺,以至於孫十萬在封賞臣下時,都是拿諸葛村夫鑄造的直百錢賞賜給臣子,他的臣民百姓還更喜歡接受和儲蓄蜀漢的貨幣。
當然,這樣的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隨著蜀漢國力的不斷衰弱,三國民間盜鑄的直百錢不斷出現,直百錢還是不可避免的逐漸貶值,重新被始終流通在民間的五銖錢取代,而到了成都城破,鑄造直百錢的錢模和工匠落入曹魏掌中後,直百錢更是徹底註定了沒落消亡的命運。
至於原因嘛,當然也很簡單,曹魏司馬昭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鑄造出無數的直百錢沖垮市場,把那些仍然還在信任使用直百錢的官員百姓搜刮得乾乾淨淨。
在這一點上,漢軍也擺明了是直百錢面前的待宰羔羊,只要漢軍仍然還繼續使用和流通直百錢,金融貿易被曹魏徹底摧毀擺明了只是遲早的事。不過也還好,勉強還有一點金融常識的張志,也知道鑄幣權絕對不能被敵人控制,所以在收拾了南征魏軍後,張志就趕緊騰出了手來,開始鑄造漢軍自己的貨幣推廣流通,取代註定要成為一堆廢銅爛鐵的直百錢。
當然,張志要這麼做的話,新的問題就又出來了,拿什麼來充當漢軍新錢的信用保證?如何才能讓南中的軍民百姓,乃至曹魏和東吳的軍民百姓,接受和信任漢軍的新錢?
還是挺好,這個重要問題,在張志的面前,壓根就不算任何問題。
漢軍在味縣開設的官市,是和漢軍新錢同一天出現在了南中百姓面前。而在此之前,張志也早早就讓漢軍官吏放出了風聲,說是漢軍開設的官市中,不僅將專門出售南中百姓逐漸熟悉的糖果和華豐三鮮伊麵,還會出售南中百姓很難接觸到的中等泡麵、午餐肉和豆豉鯪魚,甚至就連極少流入民間的可樂和速達麵館,也可以在漢軍的官市中直接買到。
此外,漢軍還停止了以泡麵交換高檔木材的惠民政策,改為讓百姓把高檔木材和各種軍需物資運到官市出售換錢,然後再用錢購買各種各樣的泡麵和午餐肉等垃圾食品。
出於好奇,還有出於生活所需,開市的這一天,建立在味縣北門城外的官市當然是人山人海,擠滿了看熱鬧和來賣木材的南中百姓,而隨著一些等米下鍋的窮苦百姓迫不及待的把木材賣出後,張志在這個時代的生父張容,親自督造的漢軍新錢,也終於出現在了南中百姓的面前。
材料成本低廉,為了便於識別,漢軍鑄造的新錢要比原來的直百錢明顯大上一圈,鑄造工藝則明顯不及蜀漢原來的直百錢,僅僅只是在幣身上鑄造了‘炎興直百’四個字,連花紋都沒有,談不上任何精美可言,僅僅只是錢身銀白,要比銅錢顯眼得多,同時錢幣的重量還明顯偏輕,不要說是比銅輕鐵輕了,甚至就連錫的重量都比不上。
也正因為如此,拿著這種輕得可憐的漢軍新錢,辛苦砍伐木材換到的新錢,南中百姓們當然無一不是提心吊膽,忍不住都向付錢的漢軍官吏問道:“官爺,這種錢,真的可以當一百錢用?真的能買到東西?”
“老鄉放心,這種錢絕對可以當一百錢用。”漢軍官吏和顏悅色的好生安慰,又指了指遠處的草棚,說道:“如果你不信,現在就可以拿去買泡麵或者午餐肉,也可以拿去直接兌換成一百枚五銖錢,這是我們大漢張都督鑄的錢,絕對可以放心。”
有些不敢相信的又看了看手裡的漢軍新錢,賣木百姓當然是趕緊拿著新錢跑去遠處的草棚購買泡麵,焦急得就好象稍微過點時間,這種新錢就變得不值錢一樣,眾多的南中百姓當然也尾隨而來,親眼見證使用漢軍新錢為貨幣的第一筆貿易。
不消多說,在出售泡麵的草棚下,賣木百姓當然用漢軍新錢買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泡麵,美味無雙還有著大量鹽巴的三鮮伊麵,同時賣面的漢軍官吏還微笑著給第一個買面的南中百姓算了一筆帳,讓南中百姓知道他們原本用二百四十斤高檔木材才能換到八包三鮮伊麵,在換成了漢軍新錢買面後,可以買到九包三鮮伊麵。
也還是把泡麵拿到了手裡,賣木百姓這才悄悄鬆了口氣,同時也無比驚喜的發現,他原本用來換面的木材,在經過了漢軍新錢的週轉交易後,確實可以換到更多的泡麵,所以這一名賣木百姓,在下一次又把辛苦砍伐的高檔木材拿來官市賣錢時,當然也就沒有再捧著漢軍的新錢心慌,生怕這種新錢會變成廢鐵。
萬事開頭難,這一天漢軍用出去的新錢,當然幾乎全部又回流到了漢軍手中,幾乎每一名心存顧忌的南中百姓在把東西賣出去後,都是趕緊把漢軍新錢用來購買了泡麵、糖果和午餐肉等垃圾食品,再或者是兌換成兩漢留下來的老五銖錢,暫時還不敢持有或者儲存漢軍新錢。親自主持這件大事的張志則毫不心慌,知道自己只要有垃圾食品做擔保,漢軍新錢被百姓接受註定只是遲早的事。
與此同時,漢軍當然也開始回收老直百錢的行動,早早就頒佈明文,要求南中百姓在一個月內把已經嚴重貶值的老直百錢,以五比一的比價兌換成漢軍新錢或者五銖錢,還規定過時不候,一個月內還留在自己手裡的老直百錢,將不再被漢軍接受和兌換,只能是自己想辦法拿到魏地或者吳地去使用。
在這個期間,南中百姓的窮苦貧困反倒幫了漢軍的大忙,普通百姓基本上都是窮得家徒四壁,幾代人共穿一條褲子,南中官府收稅又都是收的五銖錢,南中百姓能有幾戶人家裡放著只是與蜀錦掛鉤的直百錢?所以即便還是有一些勉強不那麼窮的百姓利益受損,數量也只是極少數,對漢軍的殘暴統治造不成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