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阿爾法星球大毀滅中文版> 第二十章: 拜見國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拜見國王 (1 / 2)

特利芒地被沙塵暴和泥雨摧毀,使我心情沉重,因為它是我到阿爾法星球后的第一處、也許是唯一的舒適住所,這裡環境幽雅,風景優美,又十分安靜, 好像這個星球上的一座世外桃源。對於我這樣一個喜歡讀書和靜心思索的地球大學生來說,這地方著實令人喜歡;其實隨後我試圖修復特利芒地的目的,也就是為了使自己保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經過幾天的考察之後,我覺得事情還未糟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因此我也不像格里夫那樣悲觀。我相信,只要採取科學的方法,利用阿爾法人擁有的先進技術,在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之後,特利芒地是可以恢復原貌的。

格里夫教授一再給我指出修復特利芒地的困難,用他的“數理機制”說明,阿爾法環境的惡性發展是不可逆轉的。我氣急了,就毫不客氣地說,如果他不抓住機遇與我共同想個辦法恢復特利芒地的自然環境的話,那他們的研究就一錢不值;我還說,要是我做了國王,一定要奪了那些只空談理論而不解決實際問題的冒牌學者的飯碗,把他們統統趕走,讓他們餓著肚子流落街頭。格里夫教授聽了這話,呆愣愣半晌說不出話來。老先生揉揉眼睛,湊到我跟前把我看個仔細,又伸手摸摸我的額頭,懷疑我病還沒好,仍在發燒。末了,他妥協了,並表示他一定會幫我。

在自然環境科學家格里夫教授的參與下,我制定了一個計劃。按照這個計劃,在短短的一個夏天和一個秋天的時段內,就可以讓特利芒地恢復生機。首先要請清洗公司使用噴淋技術將特利芒地我的房子、庭院和那些損傷不大的樹木清洗乾淨;讓清沙公司把院子、小路和通往首都的道路從沙土下面清理出來。為了不讓沙子再次埋沒它們,要在埋沒特利芒地的沙土源地帶,種植一些速生的深根草類和灌木,面積有三平方千米也就足夠了。這類的植物,在地球的沙漠裡,甚至在青藏高原的荒漠上,到處都可以見到,我相信,在阿爾法的土地上也會找到類似植物的。格里夫教授說,那是當然的;播下種子後,可以引來月亮湖的水,進行經常的噴灌,讓它們以最快的速度生長起來。一旦植物根系抓住了土壤,就不容易讓風颳掉了。與此同時,在其它的地方可以種植速生喬木。

格里夫教授告訴我,阿爾法的植物學家已經培育出好幾種速生樹木,但他們為了花最少的力氣賺最多的錢,不願意低價推廣,所以種子和樹苗都貴得驚人。但是用特利芒地原有的一些樹木的枝條,經過一種他研製的催根藥物的處理,就可以栽種,只要保持土壤溼潤,它們就會很快成活。我計算了一下,急需並且可能種植喬木的區域,大約有九平方千米。如果每十平方米種植一棵,就得需要九十萬只樹茬子,如果從每一棵現有的樹上擷取二百個樹茬,就需要有四千五百棵樹。而特利芒地原有的樹木足足有五萬株,未被風沙摧毀的也有大約兩萬株。被風暴折斷但尚未被沙子蓋住的枝條更是不計其數。由此看來苗木的來源不是問題。我還畫了一張重新綠化特利芒地的規劃圖,格里夫教授看了讚不絕口。接著,我們就計算起所需的花費來。格里夫教授是個理論學者,對阿爾法市場行情不大瞭解,於是請教資訊網路,又把警長和廚師叫來幫忙。我很快就得出結論,需要支付給清洗公司和清沙公司的,約二百萬索斯比;沙源固化需要五百萬索斯比,樹茬種植需四百五十萬索斯比;此外,灌溉的裝置,需二百萬索斯比。總共大約一千三百五十萬索斯比。至於三個季節的維護和管理人員費用,只是個零頭,不超過五萬索斯比,可以不必計算在內。

格里夫教授聽我念了預算,竟嚇得大跌眼鏡,連聲叫道:

“罷了,罷了。”

我問他何以如此驚慌失措,他答道:“這個錢數太大了! 就是培養一百個教授,也花不了這麼多的錢。誰肯撥出這樣一筆鉅款來重建特利芒地呢? 阿爾法人從來不曾僅僅為了綠化一塊曠野,花過比這十分之一更多的錢。航天部肯定不會出資,這不是它職責範圍內的事;由阿爾法科學院出資麼,那更是不可能。科學院只是個研究機構,窮得要命,政府每年撥給科學院的錢,僅用於養活十萬名科學家和三十萬個管理人員,就佔去了經費的百分之七十,剩下的,要提供給那些在將來最可能賺錢的開發專案,哪裡會用來重建特利芒地呢? ”

“阿爾法科學技術高度發達,肯定非常富裕,”我固執地說,“由政府撥出這點錢來應該不會很困難的。”

“阿卡利利言之差矣,”教授說,“阿爾法星球科學技術縱然發達,卻並不等於說阿爾法星球很富裕。阿爾法星球的陸地已有百分之九十變成了荒漠,我們的一百億居民生活在沿海的一條狹窄地帶內,為了生存,我們必須付出極大的花費。怎麼可能富裕呢? 再說,一個特利芒地的有無,並不會對大多數阿爾法人產生什麼影響。政府當然不肯過多地考慮這個問題。”

我仍不服氣,就說: “阿爾法的達官顯貴每個人少喝一瓶‘瓦恩皮爾’省下來的錢,也許足夠改造很大一塊星球表面的了。”

格里夫教授大笑起來。

“阿卡利利,您太不瞭解我們阿爾法的官僚和富豪階層了。”他說,“雖然‘瓦恩皮爾’那種飲料讓他們當中的男人變成了大肚皮,但那也是一種時尚,一種風度;而且,那種飲料是很容易讓人上癮的。從他們每個人手裡奪走一瓶‘瓦恩皮爾’,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官僚和富豪們的小事要比普通民眾的大事還要大得多。弄不好,會引發一場動盪呢! ”

格里夫教授和他那一行人臨走時,教授將我的那份計劃書,規劃圖,影印了一份,簽上他自己的名字。他說,他將把這些材料作為他新的論文的一部分,問我是否介意,我說當然可以由他作為科研成果去申報,我一點兒也不介意。我把那份預算書也影印了一份給他,他卻扔掉了。

格里夫教授在登上飛行器之前,同我擁抱,還告訴了我他的地址和通訊編碼。我目送飛碟升上天空,就向他們揮手道別。

七天之後,也就是阿爾法紀元二○五二年第一百二十五天,上午九時九十分,我接到巴姆蒂蘿打來的電話,告訴我,她下午來接我,去會見阿達貝里安國王。

關於阿爾法星球的時間概念,我必須得向讀者作一番說明。還在阿爾法人的《探索者》號在宇宙飛行時,我的電子錶就已經不能用了,開始是電池電壓不足,後來,機芯也壞了。但在這之前,朗姆博士按我的要求,已經把地球上的計時法編成程式,輸入到總控制室的計算機中,後來在特利芒地為我建造住宅時,就在我的臥室內,安裝了一部完全按地球計時法計時的電子鐘。這樣,我就可以將阿爾法上的時間與地球上的時間相比較。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就發現做這樣的比較毫無意義,一點用處也沒有,而且我也不知道今生今世還能否返回地球,總看地球的時間也會讓我因思鄉而憂愁,不利於我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就下決心將那臺電子鐘拆除了。為避免讀者的困擾,我在本書只說明這一點就夠了:阿爾法星球上的“一天”和“一年”都要比我們地球長好幾倍。阿爾法星球繞它的太陽一週平均為四百個阿爾法星球日,分為四個季節,每個季節大約一百天,不再分月。每天分二十個小時,零點是從午夜起算的;上午十小時,下午十小時。每小時又分為一百分,每分為一百秒。所以阿爾法星球的時間進位要比我們地球簡單得多。他們的秒有更科學的定義,在目前,是一種結構不對稱的原子的電磁振盪週期的整數倍。還應當向讀者交待的是,阿爾法的紀元是從這個星球最古老的一塊大陸——戛瑪大陸統一為一個國家時開始計算的,也就是說,從那塊現已幾乎完全荒蕪的大陸原先存在的十幾個小國經過長期的拼殺而最終合併為一個國家,到目前,已經過了兩千零五十一年。為了敘述方便,我在阿爾法星的一般活動,都用阿爾法的歷法,即使遇到重大事件,我也不再標註相應的地球時間,否則的話,換算來換算去,就把讀者給搞糊塗了,那樣,對我的讀者實在是大為不敬的。

阿爾法紀元二○五二年一百二十五日下午三時,巴姆蒂蘿乘坐一架小型飛碟來接我,同來的還有一名國王的衛隊長和四名士兵。巴姆蒂蘿讓我帶上我和航天部簽訂的那份協議。我對她說,我還有一份修復特利芒地的計劃書,她讓我也一起帶上。

阿爾法的王宮,這個國家的統治中心,設在首都大佩裡城的另一端,與特利芒地遙遙相對。那是佩裡城的最高處,面積有四平方千米,在瀕臨阿嘎海的一塊高地上;王宮後面的陡坡之下,翻滾著滔天的潮浪。海水波濤洶湧,海面呈現出灰色。這種景象,在地球上只有颱風經過的海面才會看到,但在這裡卻天天如此,由於兩個月球與太陽的共同作用,引潮力非常大,所以阿爾法星球上的表層海水,永遠處於瘋狂的奔流狀態。在這一塊高地上,到處都鋪滿綠蔭,與城市的其它地方形成鮮明的對照。密密的叢林還一直伸展到陡坡下的海岸。叢林中有三座宏大的建築物,呈等邊三角形的平面分佈。一條寬敞的大路在此分成三個岔,通向這三幢建築物,中間那個建築物最大,是王宮,它後面的兩個稍小一些,左邊是王國高等法院,右邊是王國國民議會。三個建築物平面形狀各不相同。高等法院呈六邊形,國民議會呈園形,王宮呈長方形。

王宮正立面,呈金字塔狀,底邊長有二百米,高度有一百五十米,共有三十層;從第十層開始,每一層的長度都向內縮入一小段距離,也就是說,從第十層開始,每層都有露天活動平臺。頂層是個巨大的半球形拱頂,拱頂上裝飾著各種寶石,在陽光下璀燦奪目;所有的窗子都是細長的拱形。外牆用黑白兩色材料鑲成豎直的條紋,使整個建築物顯得更加高聳挺拔,莊嚴肅穆。王宮座落在一百多級玄武岩鑄石臺階上,臺階總高度足足有二十米;臺階外側面排列著許多粗大的雕花石柱。正面有七個高達八九米的拱門,居中的一個寬度有十米,其它的寬度也有五米。

王宮前有一個寬一百米、長三百米的水池,池邊有雕花的石欄。水池前面有一個高五十米的旗杆,上面懸掛著可以隨風繞軸轉動的一面巨大平板,這,就是阿爾法的國旗。它的正反兩面都是一種圖案: 在藍色的背景下,畫著一個金色的太陽,下面是三片綠葉和一朵紅花。這和宇航員們左胸前的圖案是一樣的,這,就是他們的國徽。

飛碟落在臺階之下,國王衛隊長領我們踏上一部滾梯,到達王宮的一層地面。我們從中間的拱門步入王宮,門兩側計程車兵向我們立正致敬。還沒等我仔細觀看大廳的豪華設施,衛隊長就讓我們進入一個電梯間。我們到了第三層,從電梯間走出,經過一段長廊。這時,巴姆蒂蘿對我說:

“前面就是我叔叔的辦公室了。”

衛隊長讓我們在門外稍候片刻,他自己先進去通報。不一會兒,衛隊長走出來說: “請進,國王已在等候你們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