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諜海孤雁txt下載> 第610章 兵工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0章 兵工署 (2 / 4)

至於原因比較多,既跟國府兵工領域的現狀有關,又與囯內兵工形勢有關,還與兵工署有關,其他的因素也有影響,你應該知道想到一些的吧?”

林默聞言,回道:“確定瞭解一些情況,也能想到一些,不過都是點大概的,科長還是您給我說說吧!”

“行……”徐顧煜沒有拒絕,開口道:“國內局勢,已經相對平穩多年,南京這邊也是一家獨大,還佔據著國內經濟、工業最發達的江浙地區。

按理說,國府的兵工實力,也該是最強的才是,但你之前也說過了,國內最大兵工廠,是曾經的瀋陽兵工廠,巔峰時曾有職工兩萬五千餘人。

國府這邊呢?掌控的兵工廠是不少,單就規模而論,幾個大廠規模也就相當於瀋陽兵工廠的一成左右。

瀋陽兵工廠的武器年產量也大得驚人,大口徑火炮年產量有150門,小口徑火炮年產量近千門,年產炮彈20餘萬發。

同時,當年的瀋陽兵工廠年產步槍6萬餘支,子彈更能達到1.8億發,輕、重機槍年產量達到各1000挺以上。

而國府這邊呢?去年兵工署所屬兵工廠,步槍六萬餘支、機槍六百餘挺、82毫米迫擊炮30門、79子彈六千餘萬發、75毫米山野炮彈八萬餘發、82毫米迫擊炮彈十五萬餘發。

就量而言,兵工署的所有兵工廠,步槍、炮彈與瀋陽廠差不多持平,機槍一半左右,子彈不及人家零頭,火炮更別說了,大口徑火炮完全沒有,八十二毫米的迫擊炮都只造出三十門,與瀋陽廠完全不能比。

其他的諸如研究仿製能力,更沒法比,九一八事變之前,瀋陽兵工廠就已經完成了對150毫米榴彈炮,150毫米迫擊炮,100毫米和75毫米山炮,野炮在內的諸多先進武器仿製。

這其中,要數產量最大的“奧匈77毫米”野炮效能優秀,具備壓制日本軍隊同等級火炮的能力。

你說說,整個兵工署的軍器製造能力,還比不上當年東北軍一個瀋陽兵工廠,上面會滿意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瀋陽兵工廠畢竟是過去式了,但現在,地方勢力依舊具備不俗的兵工生產能力。

名氣最大的,當屬閻老西旗下的兵工廠,現今五千餘人的規模,曾經還是與漢陽廠、瀋陽廠並列全國三大兵工廠之一。

還川軍劉湘所部,據我們得到的訊息,這傢伙手底下的廠子,零零總總怕是幾千挺幾槍,滇軍下屬的兵工廠,在唐繼堯主政時期也曾日產幾十萬發子彈。

還有廣東那邊,據處裡得到的訊息,也在野心勃勃的籌備一家大型火炮生產廠,據說要年產兩百多門火炮。

廣西的桂系,也在穩步發展自己的武器生產能力,同樣具備步槍、機槍、火炮彈藥的生產能力。

而國府的兵工署呢?光就制式彈藥口徑的統一,就從法系到德系吵得不可開交,到目前都未全部定下。

至於制式武器,尤其是機槍,更是吵翻了天,兵工署各派系你推一種我推一種,定下後推進速度又慢得像烏龜。

國府各部門都差不多,內部多是派系林立,兵工署也不例外,而且還是一些人聚斂錢財之所,內部問題一堆。

現外有日本人虎視眈眈,內有紅黨要繳,加上德國軍事顧問也建議要加強武器自產,委員長有意加強兵工生產已經有些年頭,但這幾年兵工署並未有多大進步。

前段時間,修械所設計出新警械後,老闆帶著設計的幾款警械、改造的衝鋒手槍、手槍套件,還有其他槍口部件等等,面陳委員長請求命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