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聽完,繼續問道:“老師,那你跟他們接觸時,有沒有探過他們的底細?”
龔啟明聽了,點了點頭,說道:“當時我問過一下,按他們的說法,是王守飛和另一個人李來庚以前被抓壯丁當過兵,至於當兵之前,他們說是獵戶。”
“至於其他的人,就是他倆的老鄉了,這次是一起來南京闖蕩,可又不願意幹苦力,便一直在南京找好工作,可惜一直沒找到。”
“之後就是我們在古林寺探寶之後,他們從報上得知了挖寶的事,而王守飛和另一人李來庚在當兵的時候去抄過家,便決定去挖寶,之後便遇到了我。”
林默聽到老師說了這麼多,笑著說道:“老師,你還真是厲害,才跟他們打了次交道,就套出了這麼多資訊來。”
聽到林默恭維的話,龔啟明擺了擺手,說道:“就別說這些恭維的話了,想想還有什麼問題,就趕緊問了。”
林默聽到老師這麼說,想了一下,問道:“老師,您能不能想起他們的口音是什麼?”
“這算什麼事,這些肯定能記得住的,王守飛和李來庚,口音並不是非常的明顯了,不過大致上就是南方口音。至於其他的人,他們的口音很嚴重,帶有明顯的地方方言,應該就是江蘇其他什麼小地方的方言,至於在哪,我就不知道了。”
聽到老師這麼說後,林默又仔細的盤算了一下,繼續問道:“老師,你從王守飛和其他人的口音裡面,能聽出他們是來自一處的嗎?”
聽到林默的這個問題,龔啟明皺著眉頭仔細的思考了起來。
過了好大一會兒,龔啟明才開口說道:“他們應該確實是一個地方的人,至於王守飛和李來庚的口音,應該是他們在軍營時,帶上了和其他地方來計程車兵的口音。”
“他倆和其他人一起交流的時候,我能聽出來,他們的話裡都帶著一些特定的方言。”
龔啟明說完,停頓了一會兒,向林默問道:“怎麼,口音也能用來判斷是不是日本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默聽了,開口說道:“不能用來判斷,不過口音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說一說,我看看是怎麼參考的。”
聽到老師的話,林默點了點頭,開口說道:“老師,情況是這樣的,在九一八之前,日本不是一直窺視中國北方嘛,而當時的日本對華間諜,也一般在北方行動。”
“這樣一來,基本上很多日本間諜的口音,都是北方的,特別是東北。而九一八之後,日本在華的間諜組織,一般都是設在東北的。”
“這樣一來,他們訓練間諜的時候,地點都在東北,訓練出來之後,很多人,不論是口音還是語言習慣,就會都戴上一股東北的味道。”
龔啟明聽了,連連點頭,對林默說道:“你看問題,確實非常的細緻,連這些細節都能想出來。”
“不過按你的說法,王守飛他們這夥人,是日本間諜的可能性不太大啊,你現在想怎麼辦?”
聽到老師這麼問,林默開口說道:“以目前的情況看,王守飛他們是日本間諜的可能性,確實不是很大了。”
“不過,我們現在做的事,也並不是想把日本間諜一下子給找出來,而只是觀察一下我們手中資料的人,之後再進行排除。”
“至於王守飛等人,我和海城這幾天,會帶人觀察他們一下,最後再看看他們有沒有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