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本朝太宗皇帝覺得這條規定太過殘忍,不願意看到血流成河的局面,所以廢除了這項持續了幾百年的政策。
但是為了維護皇權穩定,太宗皇帝還是下了一條禁令:母親家族的人不得踏入仕途,不允許擔任朝廷中的任何官職。
先帝在壯年的時候不幸去世了,那時的武安帝年紀還很小,於是整個國家的重擔都落在了太後一個人肩上。
在隨後管理朝政的十多年裡,雖然太後勵精圖治、勤政愛民,但也出現了一些試圖顛覆政權的小人。
其中最為猖狂的就是一些太後的孃家人,他們利用自身與太後的親屬關系來施加影響,企圖透過拉攏大臣、增加自己手中的權利等手段來逐漸掌控行政大權。
在這段時間裡,甚至有一些膽大的族人聯合其他大臣逼迫太後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在各個州府內肆意妄為,欺壓百姓,導致怨聲載道,嚴重影響到了西齊王朝的統治根基。
為了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確保自己的兒子武安帝能夠順利繼承大統,避免國家走向衰落,太後痛下決心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親自對這些有異心的孃家人進行嚴厲的懲處,前後共處死了近百人之多,使得許多貴族勢力遭到重創,從而有效地遏制住了他們的氣焰。
這一舉動在朝野內外産生了極大的震動效應,讓所有敢於挑釁者都不敢再有所作為,整個朝廷由此掀起了一股嚴打不正之風的風暴。
從那以後,那些原本野心勃勃、飛揚跋扈的外戚勢力開始收斂了自己的行為舉止,不敢再越雷池半步,漸漸地朝廷的政治環境也變得清朗起來,各種不良現象得到了明顯改善。
然而,這場血腥鎮壓也給太後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
她和自己母家的關系從此一落千丈,親情蕩然無存,甚至就連她的親生母親也無法原諒這個無情的女兒。
老人家因無法接受那麼多親人接連慘死的事實,而精神幾近崩潰,終日生活在深深的痛苦之中,整日以淚洗面,不停地埋怨詛咒著那個狠毒的女兒,以至於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悲憤之下登上高高的城牆縱身一躍,香消玉殞於亂石叢中。
這件事無疑成為了太後心中一道永遠都無法撫平的傷疤,每當回想起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時,她就會被一種難以名狀的負罪感所籠罩。
從那一刻起,她便更加堅定地貫徹實施起了當初由自己立下的法規。
嚴格禁止一切有關於提升母家地位的事情發生,並用盡所有方法去阻止她們染指政權的機會。
“太後陛下請寬心些吧,皇後向來對自己出身的蔣氏一族都有著嚴格的管教措施。並且在這些年裡,蔣家上下始終安分守己,沒有做出過哪怕一樁令人質疑的行為,他們應該不會去做違反常理與道德之事。”
說話的是位深宮之中的寵妃,她很清楚當今朝廷對待任何妄圖奪取至高無上權威行為的態度是何等敏感而嚴厲,尤其是在太後眼中這是絕對觸碰不到的原則底線。
各宮嬪妃也對自己的家族管理得十分嚴格,這些年一直都沒有出現過有哪個妃子的家人仗勢欺壓平民的事情。
即使皇後的性格再怎麼魯莽或不懂事,也不至於做出如此不得人心的事情。
“等到她真的坐上了太後的寶座,恐怕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她不敢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