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受傷的只有自己。
白牙現在就是非常後悔,如果他能再虔誠一點,說不定就能學會將力量術加持給別人,而不是隻能給自己上buff了。
想逃避是不可能的,白牙知道自己沒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搏。
透過偵察,他們很快鎖定了一對巨獸母子。
巨獸雖然是群居,但也不是全部挨在一起,而是零零散散地分居於草原之上。
這對巨獸母子與其他巨獸的距離相對較遠,算是比較不錯的目標。
流星帶著馬鹿人朝著巨獸衝鋒,密集的馬蹄聲自然驚動了成年的巨獸。警惕的巨獸母親連忙站了起來,將孩子護在屁股後面。
草原巨獸是一種強大的生物,即使是負責照顧幼崽的雌性巨獸,站起來的時候也有十米高。只要被這種怪物擊中,只有變成肉泥一個下場。
馬鹿人是外來種族,雖然未曾跟這種巨獸作戰過,但透過體型判斷敵人的危險性是所有荒野種族的本能。
馬鹿人謹慎地按照計劃行事,遠遠朝著巨獸射出箭矢。
即使是加了金屬箭頭的箭矢,落在這草原巨獸身上也沒有任何傷害,先被厚實的毛髮減緩了衝擊力,然後被毛髮下面堅硬的鱗片擋住。
數十支箭矢只有一支對巨獸產生了威脅,那是流星射出的箭,擦著巨獸的耳朵掠過,在軟肉上留下一道血痕。
身體再堅硬,用來聽聲音的耳朵也不可能覆蓋鱗片,失去了柔軟度,這耳朵就成了擺設。
巨獸的耳朵當然不是擺設,相反巨獸的五感都非常靈敏,耳朵受傷,這巨獸終於發出一聲咆哮,身體往前傾斜。
還不夠,這點距離還不夠白牙將幼崽偷出來。
流星只能繼續騷擾,帶著馬鹿人繞圈圈。
這馬鹿人妹子或許真是天生的騎射天才,帶著族人圍攻之時竟然無師自通地命令馬鹿人以三三五五地進行列隊,分批次地對這頭龐然大物的腦袋進行射擊。
這是《黑韃事略》中記載的蒙古騎兵進攻陣型:凡遇敵陣,則三三五五四五,斷不簇聚,來如天墜,去如雷逝……還有個很中二的名字叫“鴉兵撒星陣”。
跟蒙古騎兵的版本相比,這群馬鹿人可能就差了盾牌和彎刀了。
陣型作戰的效果極好,本來沒有什麼傷害的弓箭,因為連續不斷的騷擾射擊,巨獸只能一直舉著手臂擋住自己的臉。
臉上的五官都很脆弱,被弓箭射中也是會受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