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也是同情她歷史上的遭遇。
“咦,姐姐,你有沒有發現,今天的火鍋似乎比之前吃的味道要好上許多……”
楊麗華嚐了一口野兔肉,看向朱皇后說道。
“妹妹這麼一說,好像還真是。”
“母后,那是因為有皇兒陪你們一起吃,加上皇兒親自調配的蘸料,能不好吃麼……”
小皇帝拉近關係的同時,還不忘了自誇一下。
“是,是,是,咱們陛下英明神武,七藝精通……”
楊麗華拿小皇帝打趣了一句,朱滿月聽了也是咯咯直笑起來。
古有六藝之說,即指:禮、樂、射、御、書、數。
又稱為君子六藝,是古代男子行走天下,治國齊家,安身立命之本。
包括了後世所謂的德、智、體三方面,涵蓋文、理兩科。
禮即道德、禮儀,是為六藝之首。
樂即音樂、舞蹈。
據說原北齊後主高緯便對音律情有獨鍾。
經常在宮內聽曲,搖頭晃腦地敲著不著調的節拍,興致來了還會五音不全地嚎上幾嗓子。
射即是射箭,泛指習武。
北周尚武,大多丁男都善騎射,有的貴族子弟更是能文能武。
御即騎馬、駕駛馬車的技術,相當於後世開車。
書即書法,泛指讀書學習。
數,是理數、氣數,指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執行規律,即技術、方法、技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以理解為後世的“數、理、化”。
這可是從幾千年前的西周時期便已經出現的教育體系。
雖然在很長時間內,只貴族子弟才有資格接受教育,但也說明華夏先人的智慧睥睨天下,引領世界。
隨便拉一個精通六藝的古人放到後世,那些所謂的“磚家叫獸”給他提鞋都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