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如水堅果是哪裡的品牌> 第477章 重回舊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7章 重回舊園 (1 / 3)

世道有不公,所以逞俠名。

俠不是從來就有,亦不會莫名消亡。自東周諸侯並起、禮樂崩壞,俠才脫穎而出。傳至後世,漸漸有了許多用武之地。

刺秦別易水,救趙揮金槌,可謂萍蹤俠影、江湖濫觴。及至秦漢晉魏,若當朝酷戾、凌虐生民,往往便有俠士奮臂揮劍,上斬昏君,下誅佞臣。天下分合,國朝更迭,越來越多的俠成了士、士做了俠,混跡在滾滾洪流中,催動著興亡廢替……

蘇綿聽完,沉吟良久,也不由嘉許道:“夕兒,你這般年紀便有這番見解,已是殊為難得。只盼他日你行俠仗義前、多想想你那含辛茹苦的孃親,既能救人於水火,也要保自己無虞。

我瞧你眉宇間黑氣未散,擔心那‘暴雨梨花針’之毒、還暗藏著什麼古怪。不妨叫嬸嬸也瞧一瞧,總不要留下什麼隱患才好!”

說話間,蘇綿步履輕移,已行至楊朝夕身前。先拉起他左臂,幾根手指在腕上一搭、細細感受了半晌;隨即拾起他右臂,同樣切過脈象,才緩緩舒了口氣。

楊朝夕赧然道:“嬸嬸好嫻熟的診脈手法。倘或小道尚在山中時、肯多用功修習岐黃之術,今日也不必勞煩嬸嬸出手啦!”

蘇綿笑道:“不過是久病成醫罷了。”

轉頭又向一旁的張打油道,“看脈象卻是無礙了。只是不知那‘暴雨梨花針’上、到底喂的什麼毒藥,竟能頃刻間便令人半身麻痺,卻一時半刻又不傷及性命。”

蘇絹絹早扶著劉木匠,引了鄭六郎、杜沙洲,悄悄溜去了後堂,想來處理創口去了。是以此時鋪肆前堂中,只剩下張打油還陪在一旁。

見蘇綿開口,當即探手下去,就楊朝夕小腿肚上、飛快拔出一根銀針來。先探在燈火上略略一烤、才湊到鼻下微微一嗅,露出瞭然之色:

“呵呵!若是旁的毒藥,小可未必識得。不過這銀針油光乍亮、又有股清幽氣味,定是淬了‘曼荼籽油’。此油以曼荼羅種籽壓榨而成,既是良藥、亦是奇毒。中毒處迅速麻木,且毒會隨皮肉、經脈蔓延,直至傳遍周身。若毒量不大、又無解藥,十二時辰後亦會自解;可若毒量夠大、或中毒後落入敵手,便是凶多吉少。”

楊朝夕不禁奇道:“江湖皆言唐門用毒、天下第一,‘暴雨梨花針’更是兇名赫赫的暗器,怎會只淬了點蒙汗藥?難道唐門弟子出手,也會手下留情?”

張打油捋須笑道:“楊少俠此言差矣!唐門中人行事,向來亦正亦邪。他們之所以不當場將你射殺,一來是為節省銀針,二來是想用你來拖累‘賤籍四友’、以便盡數滅殺。倘或這‘暴雨梨花針’再多上兩倍,你這雙腿便要廢掉;再多上十倍,神仙也救不活你。”

楊朝夕只覺一股冷意從尾椎竄起、直衝後背,登時激靈靈打了個寒戰:“原來人心之毒,更勝毒藥。今日若非張大俠出手,我與四位兄姊、怕要盡數折在那潁川別業。”

說著、又將方才裝著解藥的瓷瓶摸出來,遞給張打油道,“張大俠可否嗅得出,這奇苦無比的解藥、又是由哪幾味藥煎成?”

張打油接過一嗅、便遞還回來,粲然道:“難道楊少俠想照方抓藥、煎成湯劑,以備不時之需?”

楊朝夕撓撓頭道:“有備無患嘛!保不齊哪一日又撞上那唐門六子飛針害人,便可用解藥來救。”

張打油頷首笑道:“難為你想得倒長遠。呵呵!這解藥倒不復雜,只須綠豆四錢、金銀花兩錢、連翹一錢,清水三碗,文火煎成濃糊,晾至微涼。再加龍腦香、薄荷汁、胡麻油適量,調配成稠狀,灌入瓶中貯存即可。”

楊朝夕聽完站起、抻了抻筋骨,抱拳道:“小道謝張大俠答疑解惑。方才一番行功運氣,已覺身子漸復,叫蘇嬸嬸和張大俠掛心啦!”

蘇綿忙笑著擺手道:“夕兒莫再客套。時辰不早,委屈二位便在巧娘白日打盹的房中歇一宿,明日起來、再烹茶閒論如何?”

楊朝夕、張打油聞言,當即道了聲“叨擾”,便在蘇綿指引下,穿過後堂、進到一處寬闊院落。

院落東面嬌聲切切、燭火瑩瑩,顯然是朝元布肆中女子學徒的居所。院落西面只兩間房舍,一大一小,大的那間已掌起了燈燭,蘇絹絹、鄭六郎的對話聲從裡面傳出,顯然還在為劉木匠醫治外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