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在他掌中化作了四個字:“謂拂人之。”
崔雲麒擰眉思索,很快,格外敏捷的神思就使他想到了,這看起來沒頭沒腦的一行文字原來竟是《大學》中掐頭去尾的一句:“是謂拂人之性。”
這是一道填答題,說難似乎不難,說簡單,這題又實在是出得有些狡猾。
好在崔雲麒想到了答案,他立刻自通道:“學生答,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
答對後,他向前邁出一步,又抬頭去看了一眼前方的陳敘。
卻見那衣著寒酸的青年不知何時竟比他領先了足足十三步!
很顯然,陳敘本來就比他多走了十步,方才又走了三步,如今已是超越他遠矣。
崔雲麒的自信卻已經回來了,他自語道:“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後來者居上!落後區區十數步又算得了什麼?”
說罷,崔雲麒立刻彎腰,又撈起一顆小月亮。
這次撈出來的,又是一道術數題。
崔雲麒掐指速算,很快得出正確答案,又上前一步。
陳敘在前方也正好又撈起了一顆月亮,月亮在他掌中化作一行文字,這次陳敘觸發的也是一道數術題。
看到這道題,陳敘卻是愣住了。
因為這居然是一道……
只見題曰:“昔有太虛道人,煉陰陽二玉為佩。陽佩形如離卦,中空外方,內隱曲徑;陰佩狀若坎爻,環紐相銜,九轉連環……
這好像是一道,“煉器題”?
不,不是。
陳敘又仔細看下去:“陰陽交疊,二佩錯綜其形,渾然如太極抱圓。欲分陰陽而不毀玉質,不破機括,當何以解之?”
這、這分明是一道拓撲題!
數學中的拓撲學,高等數學中的魔鬼分支。
曾經,拓撲是多少學子的噩夢。陳敘上輩子雖然是個理科生,他也怵拓撲。
他怎麼也想不到,神話世界的月亮裡,也會出現拓撲。
恰在此時,熟悉的脆亮童聲又在他耳旁響起:“此題合道家陰陽之理,蘊含修行之道,先生說,若是有誰撈到這一道題,許他一刻鐘。”